见识过余一丁的强悍,但他自认这么多年来也同不少的修行者打过交道,其中不乏道行高深者,可是能从本就非常清高的王道人口中听到对余一丁如此高的评价,沈辰基立刻震惊不已,随即又生出了将其收为己用的念头。
但是接下来王道人又道,余一丁是大梁临云郡王府的女婿,钟离杰是个什么人物沈辰基不会不清楚,仅仅这一点就让这位郡王暗道自己过于孟浪了。
要知道当初钟离宇在交给余一丁他们家族的信物玉牌时曾讲过,钟离世家在大梁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头,毫不夸张地说,就算余一丁啥也不是,但是只要有了这面玉牌,他就可以在大梁横着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不仅如此,就算是到了大晋,这个身份也会帮助余一丁解决不少麻烦,而现在王道人对沈辰基指出余一丁背后的钟离杰,这位大晋郡王这才想起余一丁不仅是一名修行者,关键是还有如此深厚的背景,便彻底打消了先前的念头。
面对这一次夷人暴乱,余一丁可谓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至于其他人,像是铁振堂、蔡祖明、李盛甚至赵衡事后都会在功臣的名单中榜上有名,但若是论起实际的贡献,余一丁说自己是第二,其余之人绝不敢自称第一,而沈辰基也是被余一丁所救,所以他觉得正该对余一丁有所表示才对。
当沈辰基将这个想法一说,王道人又有了一番说辞,老道也是一位修行者,他自然会用修行者的秉性来衡量余一丁。
特别是余一丁比他还强上许多,那么这种层面的修行者自然会有自己的傲气和傲骨,对世俗那些所谓的礼尚往来可能就不会太过看重,弄不好沈辰基送给余一丁谢礼,他不仅不会感激,还会觉得这位郡王的做法过于流于世俗,因此而低看了沈辰基一眼。
按照老道提出的办法,既然余一丁对沈辰基有过救命之恩,那么就请郡王记下这份恩情,毕竟余一丁是大晋人氏,他在大晋指不定哪一天就会遇上麻烦事,到时候有沈辰基的身份背景,也许就可以帮助余一丁化解危机呢。
听了老道的建议,沈辰基一时也没有想到其他更好的办法,只好照此行事了,不过正巧余一丁他们在坤阳城渡口没有过得了河,沈辰基便派出李虎率队保护余一丁一家到达鱼骨石镇,又命令他安排好他们的过河事宜,船资由平洛郡王府来出,三倍的价钱,那可是让船老大小小的发了一笔横财的银两数目啊。
这也使得这个经常替权贵人家摆渡过黄河的中年人心惊不已,他当然明白郡王府出那么多钱是什么意思,特别是余一丁还顶着一个“仙人”的名头,船资又如此丰厚,船老大已经严令自己手下的那十几个人小心行事,平平安安地把这位财神爷送过河去就算是万事大吉了。
因此就算此刻渡船已经到岸,可是除了船老大一个人上前禀告余一丁以外,就只有两名牵马的船工出现在底层甲板上,其余的船工全都被船老大勒令老老实实地待在底层船舱中,就等着余一丁三人下船后他们便准备返回鱼骨石镇。
这一趟生意船老大已经挣得足够多,这点钱对于沈辰基来说根本就不算个事,他只是想已这种方式讨好一下余一丁而已,只不过最终的受益人反而成了船老大,这还真是一个始料未及的结果。
于是船老大压根没有考虑再呆在青乌镇码头等待往北过河的客人,这几天坤阳城开战的消息已经传到青乌镇,正因为如此,往北而去的旅人便更加稀少,而能够租乘这种豪华渡船的客人本就不多,现在就更加难以遇见了,有钱有势之人大都惜命,谁没事还会自己跑去找死啊?
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余一丁也不想引人注意,只希望船靠岸后他们三人几下快速离开码头前往青乌镇区便好。
待渡船停泊稳当,余一丁带着二女缓缓走下舷梯,此时那两名牵马的船工已经将马匹牵到岸上,只留下船老大点头哈腰地站在一旁,恭候着余一丁三人下船。
本来岸上那一群无所事事的力巴们已经不再注意这条渡船,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赶紧来一条货船,让大伙挣点酒饭钱才是正事。
但是自从渡船靠岸后,力巴们不仅没有看见往日里渡船上的船工们下船休息,而且居然见到船老大对余一丁异常恭敬,虽说他们都清楚能够租乘这条渡船的人非富即贵,但仍旧忍不住猜测余一丁到底是哪一个王宫贵胄府内的大家公子。
直到柳翠和钟离雪出现在船舷边,这才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巴们的眼光全都直了,齐刷刷地就朝着二女望了过去,本来还在暗自猜测的众人立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