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说,我觉得这些习俗好有意思。”李逍遥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以后也要把这些习俗讲给我的小伙伴们听。”
“好啊,这就是传承。”李小白欣慰地笑了,“把这些传统习俗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我们的传统文化。”
聊着聊着,李小白突然灵感迸发,他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纸笔,奋笔疾书起来。李逍遥好奇地凑过去,只见父亲写下了《望海潮·初三风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李小白写完后,李逍遥迫不及待地拿起词读了起来:
《望海潮·初三风俗》
新春初三,华光焕彩,民间风俗繁嘉。松柏火焚,年光渐远,新程自此萌芽。合子似金瓜,寓招财进宝,家睦情赊。赤狗当值,闭门贴红避纷哗。
灶神护佑桑麻,自冬残迎至,今又还家。灯暗鼠行,银钱悄撒,祈望丰岁如霞。帚动扫穷邪。更凤翔剪纸,五色交加。愿此良辰盛景,岁岁绽繁花。
读完后,他一脸崇拜地看着父亲:“爸,你写得太好了!这里面把我们刚才说的习俗都写进去了。”
“是啊。”李小白笑着说,“我把这些习俗用诗词的形式记录下来,也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初三的文化。来,咱一起探讨探讨。”
李逍遥兴奋地点点头。李小白指着第一句“新春初三,华光焕彩,民间风俗繁嘉”说道:“我开篇点明时间是新春初三,描绘出新年里光辉灿烂的景象,‘华光焕彩’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民间风俗繁嘉’则直接表明初三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为全词定下了民俗风情的基调。”
“嗯,我一下子就感觉到那种热闹的过年气氛了。”李逍遥认真地点头。
接着,李小白又解释道:“松柏火焚,年光渐远,新程自此萌芽。‘松柏火焚’是一种传统仪式,象征着送走旧的一年,随着燃烧的松柏,过去的时光渐渐远去,而新的生活历程从初三开始萌芽,蕴含着辞旧迎新、展望未来的寓意 。”
“我懂了,就像我们刚才说的烧门神纸,告别过去,迎接新的一年。”李逍遥抢着说。
“对,你理解得很对。”李小白赞许地看着儿子,“再看这句‘合子似金瓜,寓招财进宝,家睦情赊’。初三有吃合子的习俗,我把合子比作金瓜,形象地描绘出合子的形状,同时点明吃合子蕴含着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也体现出家庭和睦、亲情深厚,‘家睦情赊’将家庭的温馨氛围渲染得恰到好处。”
“我觉得这句写得特别生动,感觉合子好像真的变成金瓜了。”李逍遥笑着说。
“赤狗当值,闭门贴红避纷哗。”李小白继续讲解,“在传统民俗中,初三被认为是赤狗日,赤狗有不吉之意,人们选择闭门不出,张贴红色的东西来躲避灾祸纷扰,‘闭门贴红’的行为生动展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和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原来赤狗日还有这么多讲究。”李逍遥感慨道,“以前我还以为只是随便说说呢。”
“灶神护佑桑麻,自冬残迎至,今又还家。”李小白说,“灶神在民间信仰中主管一家祸福,保佑农事。从冬天结束时人们迎接灶神,到如今初三灶神又回到家中,体现了人们对灶神的敬重以及对灶神庇护生活、保佑农事顺遂的期盼。”
“我现在明白了,这些习俗里都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李逍遥若有所思地说。
“没错。”李小白点头,“灯暗鼠行,银钱悄撒,祈望丰岁如霞。‘灯暗鼠行’描绘出夜晚安静的场景,人们在此时悄悄撒下银钱,这一行为被称为‘老鼠分钱’,寓意着希望老鼠不要破坏粮食,来年能够丰收,‘祈望丰岁如霞’直白地表达出对丰收年景的美好祈愿。”
“这句写得好有意境,感觉真的能看到老鼠在夜里出来,人们悄悄撒钱的画面。”李逍遥一脸陶醉。
“帚动扫穷邪。更凤翔剪纸,五色交加。”李小白说,“用扫帚清扫,寓意扫除贫穷和邪气,将不好的东西都清除出去。‘凤翔剪纸,五色交加’则描绘出精美的剪纸艺术,色彩斑斓的凤凰剪纸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也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我好想亲眼看看那种五色剪纸啊。”李逍遥满脸向往。
“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去凤翔县看看。”李小白笑着说,“最后这句‘愿此良辰盛景,岁岁绽繁花’,我是想直抒胸臆,表达希望这样美好的时光和热闹的景象,每年都能如繁花般绽放,年年岁岁都充满幸福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