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确定,这是一场阴谋。
与此同时,徐凛风也带来了铁厂的消息。铁厂也发生了类似的“意外”,几台新式炼铁炉同时出现故障,导致生产停滞。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旨在破坏新政,将顾长渊置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顾长渊一边安抚受灾的盐工和铁匠,承诺会尽快修复设备,恢复生产,一边暗中调查事件的真相。他走访了附近的村庄,与百姓交谈,了解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一些百姓反映,在事发前几天,曾看到一些陌生人出入盐场和铁厂,这些人与赵盐商和钱铁厂主的手下十分相似。
顾长渊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逐渐看清了事件的幕后黑手。他发现,这一切的背后,是孙御史等旧官员在操纵。他们与赵盐商、钱铁厂主勾结,企图通过破坏新政,逼迫皇上收回成命,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顾长渊冷笑一声,他知道,是时候反击了。他立刻派人收集证据,准备在朝堂上揭露孙御史等人的阴谋。
夜色笼罩着江南大地,顾长渊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孙御史,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他低声说道,随后转身,走向书桌,开始起草奏折。“来人,备笔墨……”
顾长渊一身官服,神情肃穆地站在朝堂之上。昨日还喧嚣的盐场火灾,此刻成了他手中的一把利剑。他清晰地陈述着调查结果,从李监工的供词,到现场发现的易燃物,再到目击证人提供的线索,一一呈现在皇帝和众臣面前。
“臣敢以性命担保,盐场和铁厂的‘意外’并非天灾,而是人为!”顾长渊掷地有声,目光直指孙御史,“有人蓄意破坏新政,其心可诛!”
孙御史脸色铁青,强作镇定地反驳:“顾大人,空口无凭,你如何证明是有人蓄意破坏?莫不是为了掩盖新政的失败,故意栽赃陷害?”
“栽赃陷害?”顾长渊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叠文书,“这是臣派人暗访所得,记录了事发前几日,一些形迹可疑之人出入盐场和铁厂。这些人,与赵盐商和钱铁厂主的手下极其相似,而这两位,正是新政最大的反对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臣还查到,李监工曾在事发前收受了赵盐商的大笔银两。人证物证俱在,孙御史还要狡辩吗?”
赵盐商和钱铁厂主脸色煞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们没想到顾长渊竟然查得如此彻底,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顾长渊并未就此罢休,他趁热打铁,拿出了另一份文书:“这是新政试行以来,部分产区的数据统计。盐铁产量提升了三成,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提高,从业者的收入更是翻了一番。事实胜于雄辩,新政并非失败,而是卓有成效!”
朝堂上鸦雀无声,众臣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帝身上。皇帝看着顾长渊呈上的证据,又看了看脸色苍白的孙御史等人,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顾爱卿,你辛苦了。”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赏,“新政之事,朕会全力支持,任何人胆敢阻挠,严惩不贷!”
有了皇帝的支持,顾长渊推行新政的阻力大大减少。他雷厉风行,将涉案人员绳之以法,并加大了对新政的宣传力度。在顾长渊的努力下,新政终于在半数以上的盐铁产区开始有效执行。
夜深了,顾长渊的书房里依然灯火通明。徐凛风站在他身旁,低声说道:“大人,新政虽然初见成效,但我们也要小心谨慎。那些被触及利益的人,不会善罢甘休。”
顾长渊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我知道,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他拿起一份关于学府的报告,眉头微微皱起,“学府那边……”
烛火摇曳,映照着顾长渊略显疲惫的面容。新政的推行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阻力重重。虽然在朝堂上赢得了皇帝的支持,也惩治了几个明显的贪腐官员,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盐铁两项改革牵扯甚广,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伺机而动。
“大人,新政在几个试点区域成效显着,百姓们也逐渐开始接受,这是好兆头。”徐凛风将新整理好的各地汇报递给顾长渊,语气中带着一丝宽慰。
顾长渊接过汇报,仔细翻阅着,眉头却并未舒展。“凛风,你有没有觉得,事情进展得太过顺利了?”
徐凛风略一沉吟,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大人的意思是……”
“赵盐商和钱铁厂主被抓,其余的反对者却异常安静,这很不正常。”顾长渊手指轻敲着桌面,“他们一定在暗中酝酿着更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