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丞相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顾长渊又转向皇帝,躬身说道:“陛下,臣恳请陛下,下旨彻查此事,还臣一个清白!”
皇帝看着顾长渊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他缓缓开口,说道:“准奏。”
魏丞相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他抬起头,看着顾长渊,眼神中充满了怨毒。
顾长渊迎着他的目光,嘴角的冷笑,更浓了。
“魏丞相,”他缓缓说道,“好戏,才刚刚开始……”
圣旨一下,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很快便齐聚金銮殿。魏丞相脸色铁青,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原本以为捏造的证据天衣无缝,却没想到顾长渊竟如此大胆,要求当朝验证。
顾长渊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他指着魏丞相呈上的文书,逐一指出其中的漏洞和破绽。例如,其中一笔所谓的贿赂,发生的时间他正与徐凛风在城外施粥,有众多百姓可以作证;另一笔贿赂的记录上,盖的并非他常用的私印,而是刻意模仿的赝品。他甚至当庭拿出自己暗中收集的魏丞相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证据,包括伪造账册、私吞赈灾款项、任人唯亲等罪证,桩桩件件,证据确凿。
随着顾长渊的陈述,魏丞相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嘴唇颤抖,却无力反驳。三位大臣仔细查验证据,神色也愈发凝重。刑部尚书率先开口:“陛下,臣查验过顾大人所言的证人,皆可证实其不在场,而魏丞相呈上的文书,确实存在诸多疑点。”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也纷纷附议。
皇帝看着魏丞相,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他原本对魏丞相极为信任,如今却发现自己竟被蒙蔽了这么久。他将手中的证据狠狠地摔在魏丞相面前,怒斥道:“魏丞相,你还有什么话说?”
魏丞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颤抖,却依旧狡辩道:“陛下,臣冤枉啊!这些都是顾长渊的诬陷,是他故意陷害臣!”
皇帝的目光转向顾长渊,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顾长渊,你年纪轻轻,却屡遭弹劾,甚至有人不惜买凶杀你。若你真如你所说这般清白,为何各方势力都要针对你?”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皇帝最后的疑虑,也是他能否彻底翻盘的关键。他坦然迎上皇帝的目光,语气坚定:“陛下明鉴,臣之所以屡遭针对,正是因为臣不愿同流合污。臣一心为国为民,不愿与那些贪官污吏沆瀣一气,这才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金銮殿内一片寂静,只有顾长渊的声音在回荡。皇帝沉默良久,最终挥了挥手,让顾长渊退下。
顾长渊走出金銮殿,抬头望向天空,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皇帝虽然没有当场表态,但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而魏丞相,也绝不会就此罢休。
回到府中,徐凛风迎上前来,关切地问道:“大人,情况如何?”
顾长渊摇了摇头,轻叹一声:“皇帝没有表态,只是让我退下。”
徐凛风眉头紧锁:“看来,陛下还在犹豫。”
顾长渊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墙,眼神深邃:“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他顿了顿,语气低沉,“凛风,我们接下来,要更加小心了……”他转头看向徐凛风,“准备好下一步了吗?”
“下一步,自然是等。”顾长渊抿了一口茶,语气平静得听不出丝毫波澜。茶香袅袅,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徐凛风微微蹙眉:“大人,恕属下直言,此举过于被动。魏丞相诡计多端,如今我们揭露了他的罪行,他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与其坐等皇帝的裁决,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
顾长渊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凛风,你认为皇帝真的看不透魏丞相的伎俩吗?他只是在权衡,在思考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他踱步至窗前,目光落在宫墙的方向,仿佛要穿透重重阻碍,看清皇帝的心思。“魏丞相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牵一发而动全身。皇帝需要时间,也需要一个契机。”
“大人的意思是……”徐凛风似有所悟。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皇帝一个不得不动魏丞相的理由。”顾长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而这个理由,很快就会出现。”他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开始书写。
徐凛风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顾长渊笔走龙蛇,心中隐隐升起一股期待。他知道,顾长渊心中已经有了计划,而这个计划,将会彻底改变朝堂的格局。
夜深人静,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