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每一种物种,在面对同种类的弱者时,都会生有爱护之情,这是一种生理特征,人类尤其是。每一个正常人的内心都有良善之点,所以有人说,人性本善,这是据生理层面分析而来的。而又有人说,人性本恶,那是从哲学的角度上去细究了。
刘仁杰见到小乞儿的那一刻,心酸了,心里有一股莫名的堵劲。他对于这里,曾有想到过也许也有着诸多不如意处。但当他真的遇到了,便无端地感到不可理解,心情有些悲忿起来。于是当他看到,酒楼的面含不善的小二欲向前赶小乞儿时,他一把推开小二,同时喝退小二,并让吴小伟回酒楼去买些吃食。
“马家兄弟,依我所见,沐阳城也算是繁华富饶之城。为何还有这些落难的孩童?为何你们官府也不予安置?”刘仁杰转头对马毅道。
“刘兄,虽说沐阳城确实繁华富饶,可是这繁华富饶的背后,总有些龌龊之事发生,免不了的。而官府也有官府的难处,官府毕竟是公家的,行不了私人之事。平常若有这些落难的孩童,官府也会牵引有意的人家收养,只是这些人家,都是收养些未记事的孩童。像眼前的这类孩童已过记事年纪,便使那些人家没了收养的意向。官府也只能做到偶尔接济,而做不到全面的安置。”
“可为何我在下面的地方未曾遇到过有以乞为生的孩童呢?例如在镇雄县城就未见过。”
“这也正因是沐阳城繁华富饶所致,它吸引来了许多外地的人家。而一旦这些人家的大人忽遭劫难,留下了孩童。孩童又找不着亲族,便只能以乞为生了。而下面的地方不同,十里八方都是亲族之人,大人忽遭劫难,总还有亲族照应孩童。”
马毅话音落时,吴小伟提着一大袋馒头与烧鸡从酒楼内出来。刘仁杰见之,便让吴小伟把吃食交给了小乞儿。待小乞儿离去时,让吴小伟跟上,同时嘱咐吴小伟,莫让小乞儿受到他人的为难。
刘仁杰回至客栈没多久,吴小伟也回来了,并找了刘仁杰,把他跟着小乞儿离去的所见说了一说。
“我跟着那乞儿,到了一座庙前,见乞儿进了庙的后屋。我便回了,路上我寻问了一人,那庙是东外城的一座庙。”
次日,刘仁杰想去看看小乞儿的现状,便与吴小伟往东外城而去。
吴小伟昨日跟着小乞儿时是黑夜,再加上吴小伟对此地人生地不熟,也只能凭着记忆找寻昨晚跟着小乞儿到达的庙,因此找寻的速度不快。
只有,未等两人找寻到庙,却遇见了小乞儿。
在一小路的转角,刘仁杰看见了畏畏缩缩的小乞儿。未待刘仁杰先行招呼,倒是有些扭捏的小乞儿来到刘仁杰面前先开了口。
“老爷,你是个好心人,求你再帮帮我,救救我妹妹。”
“妹妹?你妹妹怎么了?”
“我妹妹病了,需要抓些药,我只能出来乞些药钱,刚好遇见好心的老爷你。”
“你知道你妹妹得的是什么病吗?你知道要买什么药?”
“我妹妹应该是发烧了,我父亲之前有教过我认治发烧的药。”
刘仁杰想了想,而后道:“药不能乱吃,你带我们在附近找个大夫,先让大夫给你妹妹诊下脉,看是得的什么病,再看需要抓什么药。你放心,诊金和药钱我们来付。”
小乞儿带着刘仁杰两人来到一小医馆,小医馆的老大夫见有人愿意为小乞儿付诊金,便没多话,背起医囊随小乞儿起行。
来到庙前,小乞儿没入庙,而是从庙后的围墙旁的一小门而入,刘仁杰等人自是随入。
从小门而入,是庙与庙的后屋之间的一个小天井。
后屋没门,也确实有不了门,因为后屋没有本该设门的那一面墙壁。
也是这样,一入到小天井,整个后屋便一览无遗。
庙的后屋不大,空荡荡的,唯有左边的角落的地上铺着稻草,稻草上躺睡着一小人,小人身上盖着一破旧了不成样子的被褥。
从整个布局来看,刘仁杰猜想,这个后屋应该是拜庙的人们为了方便举办庙事而修建的,这从后屋有着修缮的痕迹上能看得出来。
躺睡在铺着稻草的地上的小人该就是小乞儿的妹妹,刘仁杰如此想,老大夫也是如此想。
老大夫没多话,自行至小人处,蹲下搭诊。
小乞儿来至老大夫身旁,一脸紧张地望着躺睡的妹妹。
老大夫起身告知刘仁杰,病者是发烧,而后蹲下,在膝盖上写了药方,收了刘仁杰递过去的诊金,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