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粮铺虽然在沐阳府的各地开花,但刘仁杰知道,他们的难处是在粮铺的店面的管理人员的缺乏上。
每一处的店铺,都需要熟悉粮铺店面运转的人员管理才行,这是连锁店铺最重要的环节。
粮铺店面的管理人员,他们不仅要在销售上是合格的,同时也需要对记数熟络为佳。因为没有详细的数据,刘仁杰就无法知道每个店铺的详细状况,从而无法做出每个店铺的详细规划。
同时,粮铺的店面的管理人员,还要兼顾物资的调配,这就使得每个店铺所需的管理人员不会太少。
由于他们启营的特殊性,张氏粮铺只能启用自己人,这便使得,张氏粮铺所需的店面的管理人员的缺乏性更为严重。
这是刘仁杰很早就想到的问题,所以刘仁杰才会收留许多孩子的原因。他想把这些孩子们,培养成张氏粮铺的店面的管理人员。
成效是有的,目前的各地的粮铺,都有张松悉心教导的孩子参与其中。
但是,还是不够,若要扩大发展,各地粮铺的管理人员还是远远不够。
这就是目前张氏粮铺的发展,所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若想解决,人力的努力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只能是让时间来解决,只能等培养出更多的管理人员。同时,也只能等第一批的孩子,成长起来,成长到能在粮铺的店面里,独当一面。
刘仁杰知道张氏粮铺难点所在,在他未起行到临江县城之时,早已有所布置。
他让张松,带了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跟在身边学习管理粮铺。
同时,他把这事,特定的告知了镇雄县城的林保强和常安县城的吴小伟,并让他们,也在培养着店铺的管理人员。
时间就那么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半年。
刘仁杰这段时间,主要在沐阳城的张氏粮铺那度过。
他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一些年纪稍大的孩子,已经开始加入到运粮队里去历练。
在张松更为卖力的培养下,又有几个女孩,已经可以胜任店铺的管理事宜。
同时,在刘仁杰偶尔的往来各处的粮铺中得知,那里新收留的孩子,有些在学习管理店铺的事宜上,有模有样起来。
镇雄县城那边,林保强收留两个女孩,并带在身边让她们学习管理店铺。
镇雄县城遭受几次磨难,势必会有些百姓,运气不好的跟着遭了难。
那两个女孩的家庭,就是在镇雄县城遭难之时,受到了影响,以致于她们成了镇雄县城的乞儿,这是她们的不幸。同时有幸的是,正巧刘仁杰把培养管理人员之事交代给林保强。于是,她们成了林保强收留的对象。如今,在店铺管理一事上,她们学得有模有样了。
本来,刘仁杰是想着,每一个张氏粮铺店铺,都要有个年长的掌柜来管控店铺,再配上一两个培养过的管理人员做助手。
后来刘仁杰改变了想法,他到镇雄县城的时候,看到店铺里的四个孩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让他信心十足起来,于是他调来几个运粮队的好手,主要维持店铺的安全问题。然后把店铺的管理运营事宜,交给了店铺里的四个孩子。
于是,镇雄县城的张氏粮铺,便没有了特定的掌柜,而是由四个小女孩合作共同管理运营着,让林保强抽开了身。
当然,起初刘仁杰和林保强是不大放心的,他们默默的在暗中观察着。
四个孩子也没让他们失望,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磨练,她们成功的运营好了店铺。
镇雄县城的百姓们也是好奇,他们从没见过,一个店铺,竟然没有掌柜,也能运营起来。同时,他们发现,张氏粮铺的四个孩子,原来都是乞儿。如今,她们竟然能运营起一家店铺来。
这种种,反而让镇雄县城的张氏粮铺有了个好名声,营生竟因如此,比原先的营生要好得多。
这是刘仁杰没想到的事,也多亏这里没有童工的概念,不然,他们张氏粮铺,有可能成了罪人。
镇雄县城的张氏粮铺改变模式的成功,像是给刘仁杰打开了新的大门,让他看到了一个新的经营模式的产生。
刘仁杰回到沐阳城,带着一个比较熟悉店铺的运营状况的女孩,又来到了常安县城。
常安县城的张氏粮铺,原先有两个从沐阳城调来的两个协助吴小伟运营粮铺的孩子。
后来,吴小伟又多收留了一个孩子,在店铺里学习着管理粮铺。
这个孩子,也是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