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
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150米。桂林的山拥有石山、脚洞和穿洞等特征。桂林漓江风景区是岩溶山水游览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遇龙河景区为桂林地区最大的纯自然山水园地。龙脊梯田“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桂林市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名片;猫儿山是“山海经第一山”《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个翘角而得名。八角寨丹霞地貌分布范围40多平方公里,被誉为“丹霞之魂”
石山
桂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它和土山以流水冲刷坡面,并使山坡由急向和缓演化相反,石山山坡上无散流、暴流产生。反之,山足多为地表水下透入地下地点。因此,石山四周有不少山溪、小河和冲沟流入,因而使石山山足成为流水侵蚀、溶蚀地区,小河的侧向侵蚀,落水洞的形成,都会使石山山坡由和缓变为急陡。由于地面水流以石山为集中下透区,因而使石山四周陡立。形成拔地而起的孤峰。有时悬崖千丈,如桂林的独秀峰即为一例。石山崩塌实例,可以在石山脚下发现巨大崩石来证明。巨石崩落时。刚好卡在岩隙中形成的,表示崖坡是以崩塌作用为主。
脚洞
峰林石山地形特征是“逢山有洞”,有的不止一个,如桂林七星岩即有5个洞口。脚洞是在石山山脚形成的洞穴,故名“脚洞”。它的地形特征是沿着地下水面发育的。所以,脚洞内部一般都有广大的洞穴系统。脚洞洞顶一般按地下水面形成,故顶部平坦是脚洞的一大地形特色。“顶平如割”是各地县志称呼这种脚洞相似的形容词。
但是脚洞洞顶也并不是平坦如板,而是有不少石锅、石钟地形分布着。这种地形是其他洞穴少见的。石锅是一片分布的多个浅平半圆穹形凹入洞顶中的石穴,大小在1米以内,凹入洞顶不到半米,半圆形态完整,互不干扰,说明石锅是溶蚀出来的,并且以中心部分溶蚀、冲蚀较强所致。石锅一般大小相似,这是洞穴充水时水流呈素流状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