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君说完,万余士卒皆热血沸腾,双目似乎要燃起熊熊烈火。
随后房直振臂高呼:“破敌!”
而后便是声震云霄,“破敌!破敌!” 之吼声响彻天际,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冲破了苍穹,震撼着脚下的大地。
士卒们或是紧握旌旗,或是紧握兵刃,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已迫不及待要与敌军厮杀。
紧接着便是鼓乐齐鸣,如滚滚惊雷,冲破云霄,士卒们胸中迸发出的豪迈之音,响彻天地。
他们所唱的乃是邢国的诗歌,此歌是邢国立国初期,大败北方的戎狄所作。初名为《邢侯搏戎于軧》,又名为《邢侯击戎》或《邢侯搏戎》。
邢侯击戎:
邢侯击戎,有士将征。其心烈烈,夙夜匪宁。
彼旆扬扬,于彼泜南。
黍稷青青,雉肥雁鸣。戈矛既利,甲胄既精。
之子于征,翼翼其行。
邢侯击戎,有士将行。征途迢迢,风高路长。
残阳如殇,其势汤汤。
炙暑燔燃,风栉雨沐。山川嵯峨,旷野茫茫。
之子于征,慷慨彭彭。
邢侯击戎,有士将兵。鼓角声声,士气峥嵘。
旗旐央央,血沃沙壑。
蟋蟀在野,唧唧声悲。金戈相击,狄尘霏霏。
之子于征,有死无生。
邢侯击戎,有士将旋。车辚马萧,旌旄蔽天。
王师赫赫,凯歌高吭。
风雨载途,白雪雱雱。戈矛耀日,战甲凝霜。
之子于归,箪食壶浆。
歌声整齐而浑厚,气势磅礴。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热血与忠诚,每一句词都传递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歌声越发激昂,似汹涌澎湃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有的士卒紧握着拳头;有的士卒则眼中泪光闪烁。
整个军阵沉浸在这豪迈的歌声中,气势如虹。仿佛这歌声能赋予了他们无穷的力量,让他们无惧死亡,一心只愿为了家国、为了荣誉,奋勇杀敌,共赴生死。
初听他们吟唱这诗歌时,木耒也是深受感染,说实话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歌。
他用余光瞥见身旁的司徒、司空都在一起吟唱。于是,木耒也张开嘴,装腔作势起来。
“邢侯击戎,有士将行。……”
“邢侯击戎,有士将兵。鼓角声声,士气峥嵘……”
“……之子于征,有死无生。”
……
这歌词真特么带劲!尤其是万人齐声吟唱,更具感染力。
木耒未曾想到,邢地竟有如此的虎狼之词,心中更是不禁感叹,昔日那如虎狼般的邢国,如今怎变成了这般模样?怎会走到这般田地?哎!
曲终之后,又是阵阵“破敌!”之声传入耳中。
如今木耒也想明白了,为何不让那一万名辅兵、杂兵参与出征仪式。这近万精锐中半数以上是识字的,而那一万多杂兵、辅兵又哪里懂得这些诗歌?
这不到一万的精兵才是对抗狄兵的真正主力,并且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早已深植于他们的骨髓。
随后邢君并下令开拔,而后大军便缓缓前行,前方有上百辆戎车开道,接着是邢君的座驾,再往后依次是戎车、步甲、弓卒,最后仍有戎车断后。
这浩浩荡荡的队伍,足有五六里长,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木耒满心渴望他们能够大胜归来。
他太期望打这场大胜仗了,他是真心希望邢国,能平安度过此次大劫。
……
按照作战计划,大军行进到距邢都约五十里之处便扎营,然后静候敌兵。五十里地约合两日行程,大军在此驻扎约两天后,就能等来狄兵。
果不其然,在大军在此地驻扎了2天后,军斥候便送来了狄兵将至的消息。
趁着狄兵刚到,立足未稳之时便发令攻击,这种事情在当时是做不出来。
虽然木耒一而再,再而三的对邢君建言:对戎狄无须客气,只要是能取胜就行,无须讲是什么君子礼仪。
什么先下手时为强、夜袭、半路袭扰、火攻、打完就跑这些招儿随便用,但是邢君不以为然,当时所有的人的观念都是两军大决战。
其实不只是邢君和邢国的卿大夫,就连长狄也是这样的想法,只有在他们处于劣势时他们才那样干。
这次两军还是早早的就谈妥,约了一块地方进行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