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三年冬初,济世堂。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思雨正在整理药柜。自从太医院的药材管理新制推行以来,济世堂的工作也越发繁忙。
\"小姐,有加急公文。\"白衣堂的信使匆匆而入。
思雨接过信封,看到火漆印上的\"急\"字,立即去后院找父亲。此时沈明轩正在和张若兰讨论一个疑难病例。
\"父亲,兵部和太医院的联名公文。\"思雨递上信件。
沈明轩打开一看,眉头顿时紧锁:\"苗疆边境突发瘟疫,死伤者众,且有蔓延之势。朝廷命我即刻南下查办。\"
\"苗疆?\"张若兰神色凝重,\"那里地势险要,各部落势力复杂,而且......\"
\"而且什么?\"思雨好奇地问。
\"而且近来有传言说,苗疆出现了一种新型蛊毒。\"张若兰说道,\"据说中毒者先是发热咳血,继而全身溃烂而亡。最可怕的是,这种毒会通过接触传染。\"
沈明轩若有所思:\"听起来很像某种烈性传染病,但为何会和蛊毒扯上关系?\"
\"这就是问题所在。\"张若兰取出一份白衣堂的密报,\"我们的人发现,似乎有人在利用瘟疫制造恐慌,借机收购当地的特殊药材。\"
\"有意思。\"沈明轩摊开地图,\"这些收购药材的商人,似乎都集中在这几个区域。\"
地图上,几个被标红的地点恰好围成一个奇特的图案。
\"这像是某种祭祀用的符号。\"张若兰指出,\"苗疆有个传说,说是百年前有位巫医,用特殊的阵法种植药材,可以增强药效。\"
思雨凑近看了看:\"父亲,这些地方的分布,会不会和瘟疫的传播路线有关?\"
\"观察得很好。\"沈明轩赞许地点头,随即转向张若兰,\"白衣堂在苗疆可有可靠的人手?\"
\"有几个苗医一直在配合我们。\"张若兰说,\"不过最近联系不上了。最后的消息说,他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有人在深夜在药材地里洒水,之后那些地方的植物就会出现异常。\"
沈明轩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特制的玻璃瓶:\"这是我根据上次对付魔罗花时的经验,研制的新型解毒剂。希望对这次的毒物也有效。\"
\"我要一起去。\"思雨突然说。
\"不行!\"沈明轩和张若兰异口同声。
\"为什么?\"思雨不服,\"我的医术已经很好了,而且我认得的药材比一般大夫都多。\"
\"正因为你医术好,才更要留下来。\"沈明轩解释,\"济世堂现在正是关键时期,需要你坐镇。况且......\"
他递给思雨一个小本子:\"这是我整理的各种毒物解析,你要在这段时间里完全掌握。等我回来后考校。\"
思雨接过本子,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也明白父亲的用意。
\"若兰,\"沈明轩转向张若兰,\"请你多关照思雨。另外,让白衣堂的人密切注意京城的动向。我总觉得,这次的事情不太简单。\"
\"放心。\"张若兰点头,\"我已经让人盯着那些可疑的药材商人。对了,这个给你。\"
她取出一个精致的香囊:\"里面是专门防瘴气的药材,我特制的。\"
收拾行装时,沈明轩特意在药箱中预留了一个暗格,用来存放一些特殊的检验工具。这些都是他和马尔科斯近期改良的新式器具,包括一个微型显微镜和几种特制的试剂。
\"这些都是违禁品。\"他对张若兰解释,\"但对查明真相可能至关重要。\"
张若兰递来一个防水的蜡布包:\"把这个也带上。里面是苗疆各部落的详细资料,包括他们的巫医传承和一些特殊习俗。\"
\"父亲。\"思雨突然从药房里跑出来,手里捧着一个小瓷瓶,\"这是我这段时间研制的新药,可以预防瘴气。比一般的药效果要好。\"
沈明轩接过瓷瓶,闻了闻:\"咦,加入了石菖蒲?这个配方很独特。\"
\"是的。\"思雨有些得意,\"我发现石菖蒲不仅能安神,还能抵御湿毒。而且我特意用了特殊的炮制方法,可以减少苦味。\"
沈明轩仔细将瓷瓶收好:\"这段时间要好好照顾济世堂。记住我说的话......\"
\"我知道。\"思雨抢着说,\"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