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队出发后,朱祁钰每日都会关注着海上的消息,盼着能早日传来好的佳音。
在民间,朱祁钰开办讲学之所的事也越传越广,越来越多的寒门士子对他感恩戴德,不少人还自发地为他宣扬美名,说他是贤德的王爷,一心为大明的未来着想。这也让朱祁钰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逐渐提高,不少地方的百姓都期盼着这位钰王殿下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祁钰手中掌握的宁王等人结党营私的证据也越来越多。终于,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写了一封奏疏,将宁王这些年暗中勾结官员、贪污受贿、妄图谋反的证据一一罗列其上,呈给了皇帝朱瞻基。
朱瞻基看到奏疏后,大为震怒,当即下令彻查。朝堂之上一时风云变色,宁王及其党羽们虽想狡辩,可在铁证面前,也只能认罪。皇帝朱瞻基念在宁王是皇室宗亲,没有要他的性命,却削去了他的爵位,将他贬为庶人,发配到偏远之地,而那些与他同流合污的官员,也都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经此一事,朝堂上那些原本对朱祁钰心怀不满、时常刁难他的势力顿时收敛了许多,朱祁钰的处境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可朱祁钰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大明的朝堂依旧波谲云诡,还有许多问题等着他去解决,还有许多势力在暗中观望,随时可能再生事端。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知道,自己每一步都走得坚定,只要继续秉持着为国为民的初心,那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能一一克服,继续书写属于朱祁钰的全新篇章,改变那原本注定的悲惨结局,让大明在自己的努力下,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在这之后,朱祁钰并没有丝毫懈怠,而是继续投入到各项事务之中,军事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上拓展更多的贸易渠道,民生上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大明这片天空中,越发闪耀,照亮着前行的道路,也让众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