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朝堂上众人神色各异。
有大臣面露喜色,认为此举既能避免战争,又能保住国家颜面。
也有大臣忧心忡忡,担心北狄会因此恼羞成怒,引发战事。
一位年事已高的大臣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举虽有魄力,但北狄向来蛮横,恐怕不会轻易接受,万一因此触怒了他们,战火又再燃起,百姓又要遭殃啊。”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是啊,陛下。北狄兵强马壮,且生性好战,我们还是应当谨慎行事,莫要因一时之气而误了大局。”
楚墨辰拱手道:“陛下英明,如此一来,既表明了我朝的态度,又给了北狄一个选择,若他们真心求和,嫁公主而来,双方自可相安无事;若他们执意动武,我大景也绝不退缩!”
那主张和亲的大臣赶忙说道:“陛下,此举恐怕会激怒北狄,还望陛下三思啊!老臣并非胆小怕事,而是考虑到战争一旦爆发,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这后果不堪设想啊。”
楚墨辰怒视着他,大声说道:“你口口声声说为百姓着想,可一味求和,只会让北狄觉得我们软弱可欺!他们会得寸进尺,索要更多。如今我大景国力昌盛,将士们士气高昂,难道还怕了北狄不成?你如此畏战,如何能为我朝谋福祉?北狄若敢来犯,我等自当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武安侯也挺身而出,抱拳说道:“三皇子所言极是!陛下,如再战!末将愿再率大军,抵御北狄,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其他武将纷纷附和:“陛下,臣等愿为陛下征战,绝不畏惧北狄!我大景的将士们个个英勇无畏,岂会怕了那北狄蛮夷!”
这时,一位文官说道:“各位将军莫要冲动,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和亲虽有损颜面,但能换来和平,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又有武将反驳道:“哼!和亲只会让北狄觉得我们怕了他们,以后更加肆无忌惮。只有用武力让他们知道我大景的厉害,才能永保边境安宁!”
皇帝看着群臣争论不休,开口说道:“众爱卿不必再争。朕深知战争带来的痛苦,但也绝不允许北狄肆意欺凌。此番提出让北狄嫁公主过来和亲,乃是权衡利弊之举。若北狄愿意,双方修好,自然是百姓之福;若他们不肯,妄图开战,朕相信我大景的将士们定能保家卫国,扬我国威!”
主张和亲的大臣仍不死心,说道:“陛下,北狄兵力强盛,且作战勇猛,我们不可轻视啊。老臣恳请陛下再慎重考虑。”
楚墨辰说道:“你这老臣,只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大景的将士们历经无数战役,哪一次不是凯旋而归?难道还怕了北狄不成?”
另一位大臣也说道:“是啊,北狄虽强,但我大景也并非毫无胜算。我们有精良的装备,有优秀的将领,更有万众一心的百姓支持,何惧之有?”
那老臣无奈地摇摇头:“唉,各位只看到了我们的优势,却未考虑到战争的损耗。一旦开战,粮草、军备、人力,哪一样不需要巨大的投入?”
一位年轻的文官站出来说道:“大人,若因惧怕损耗而不敢应战,那北狄定会更加嚣张,日后的要求只会越来越过分。我们不能一直退让。”
武将们齐声说道:“陛下,莫要再犹豫了,我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皇帝大手一挥,说道:“好!传朕旨意,着人去与北狄使者商谈。此事若成,自然皆大欢喜;若不成,我大景也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众爱卿当齐心协力,共御外敌!”
群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六公主听到消息后,她特意找苏妃请求出宫,来到楚墨辰的府邸。
见到楚墨辰后,六公主盈盈下拜,说道:“三皇兄,这次多亏了你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我才不用担惊受怕被送去和亲,小妹感激不尽。”
林婉瑶让阿灵赶忙扶起六公主。
楚墨辰说道:“皇妹言重了,这本就是我应当做的。”
六公主眼中泪光闪烁,“若不是皇兄挺身而出,恐怕我这命运不知会如何悲惨。”
林婉瑶安慰道:“六公主莫要再想那些不好的,如今局势已定,你只管安心在宫中生活。”
六公主轻轻点头,“皇兄的大恩大德,小妹铭记于心,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楚墨辰平静地说道:“不必客气。此前宫中也幸好有你也帮婉瑶找到证据。”
六公主诚恳地道:“皇兄,皇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