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纪晓岚拒绝回答和珅的问题。
他想要将问题从个人的独特性,转移到清浊两派的问题上,所以才会有那句愧杀大人。
但和珅的一句清官多,还是贪官多。
再次给了纪晓岚狠狠的一刀!
这个问题很刁钻,再次放大了个人的独特性和清浊两派的问题。
纪晓岚不愿意回答,但又必须要回答。
也就是凭借着这个问题,和珅成功杀死了比赛!
和珅说纪晓岚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他沾不得人间的烟火气,这句话其实就是在骂纪晓岚何不食肉糜。
纪晓岚想要反驳,但他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
引经据典?
貌似古代从来就没有人改变过这个问题。
都说读圣贤书,治天下。
但上千年了,出了多少位大贤,也没看这世道有什么变化。
一个个朝廷的崛起,一个个朝代的毁灭,看似在改变,可实际上一直都在轮回。
这说明引经据典的方式是错误的。
自己读的这些书,学习的这些圣人智慧,在这件问题上得不到答案。
既然圣贤书没有答案,就只能让纪晓岚自己找答案。
也就是抛弃古之圣贤,从自身出发。
但如果回到现在,和珅之前曾说过的一句话,又将成为杀死自己的利器——
救民先救官,官没了,谁来替我们救民?你是?还是我?
更何况,革职为民的纪晓岚,已经证明了他是错误的。
一切的问题,再次回到了起点,一个纪晓岚永远无法突破的点。
纪晓岚回答不出。
茫然的他,只能低着头,最终恶狠狠的将酒盅里的酒一口饮尽,面色狰狞的瞪着和珅,一副要杀人的模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某不才,愿去试一试!”
和珅笑了,拿起金酒壶,再次给纪晓岚斟满一杯:
“纪先生,喝酒。”
看着和珅这副样子,纪晓岚羞恼的瞪着眼:
“和大人不信?”
和珅摇摇头,神色没有丝毫变化:
“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
纪晓岚紧握着拳头,一副要打人的模样:
“看来你还是不信。”
和珅不理会,催促纪晓岚饮酒:
“来,纪先生,再来一杯!”
不知为何,此刻的牢笼中,仿佛充满了欢快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