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难忘的岁月 > 第三十五章 大布

第三十五章 大布 (第1/1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命运冠位指定:冠位虚构史学家 四合院:重生获得超级金手指 木叶:宇智波极端?献上忠诚!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 在叶罗丽当美强惨的日子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末之我若为王 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霉侦探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学名张好古 关于鼬不仅是弟控还是兄控这件事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35、大布是什么东西?60岁以下的人可能不知道。

大布是家织布,是自己种棉花、弹棉花、纺线,再用土织布机织成的土布,就叫家织布。这种布是白色的,再用植物染料染成黑色或月白色。质地较厚、粗糙,但比较结实。大家看南泥湾大生产电影时可能略知一二,周恩来总理也曾经纺过线。

这篇文章写起来非常枯燥,但这种大布不知伴随我们祖祖辈辈几千年的历史。对我本人来说,这种大布就伴随我至少18年,直到1963年才基本脱离了大布的影子。

在我18岁之前,从头到脚一切穿戴完全是大布制品,包括帽子、冬衣、夏衣、鞋子、袜子,甚至腰带、兜子、钱搭子、手巾、被子、枕头等用品,都是大布做成的。因此,大布为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古人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我们普通农民,只要是用到布就是大布。绫罗绸缎不是老百姓可用的东西。

大布是我们祖先几千年自力更生的智慧结晶。它的工艺全是土法上马,我亲眼目睹过每一个流程。首先,从地里摘回来的棉花有籽,叫作“籽棉”,用压棉机把籽除掉。这样压出来的棉花死板、坚实,不能直接纺线,必须经过棉花匠子弹得非常松软才行。弹完后,每半斤一捆,都是有数的,必须是半斤,这叫“棉花瓜子”。把棉花瓜子搓成条状,就可以直接上纺线车纺线了。纺出来的线再通过织布匠,也叫“织匠”织成大布。一个成手织匠每天能织1个大布。那时的大布都论个,每个是宽1尺半,长15尺。

那个年代结婚的彩礼,首先就是要大布,最多者可敢要10个大布。大布还可直接卖钱,换东西,那时的集上,大布是最常见的商品。前院六(老)爷爷皮锦仓当时是棉花匠子,就是皮锦生的亲弟弟。弹棉花必须有个木制的大弓,约1米五、六长,弓弦是用牛皮制成的,非常结实。大弓悬挂在房顶的檩子上,下面就是炕,炕上放有要弹的棉花,操作者左手握住弓背,右手握一个光滑的木榔头有节奏的敲打弓弦,弓弦直接与棉花接触,通过弓弦的强烈颤动把棉花弹得非常疏松柔软。弓弦发出的声音是“叹叹叹叹嗒,叹叹叹叹嗒”,响声明亮亢进,至少能在200米以外听到。叹字占半分音符,嗒字至少2分音符,非常有节奏感,半个村子都能听得到。

我看着挺好玩,要求六爷爷让我弹一会儿。结果总是不成功,看似容易,做起来难,根本弹不出什么声调来,棉花也不应声起舞。老爷爷笑着说:“你快上一边玩去吧,这不是你玩的玩艺,这个大弓都摆弄不了,你能干,我干啥去?”看来,弹棉花还真是个技术工种,但这个活很脏,满屋的棉絮飞扬。可能是五爷爷没有口罩,在鼻子蒙块簿布。

纺线的活我也学着干过,但总是断线,粗细不匀,妈妈就不用我了。看来都有技术含量。孔杖子张子方老师的父亲是成手织匠,有人经常雇他。但爷爷也会织布,只是没人雇用过。爷爷自己有织布机,就支在住屋内,有闲功夫就织布。织布这个活我压根就没敢试过,因为这个梭子就摆弄不了。织布的声音不如弹棉花声霍亮清脆,而且低沉,挺是烦人。它的声音是呱嗒嗒!呱嗒嗒!按当今话说,都是纺织女工干这些活,但那时候没有一个妇女有这种技术,而做衣服则不见一个男人会干。

那年月,大布代表着一家财富的象征,家里称多少大布,就相当于有多少存款。大布多的人家格外好说媳妇。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综影:从人间烟火开始的拿捏大师 混在东瀛成大亨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谍战:小特务大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