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看地也叫看秋、护秋,看青,就是看护着秋天快成熟或者已经成熟还未收割到家的庄稼别丢掉,别让人偷去,当地人通常习惯叫”看地”,从字眼上说用词很不严谨,并不是看地,而是看庄稼,地是丢不了的,就像”看门”一样,门是丢不了的。
1963年8月末的一天晚上轮到父亲看地,父亲不知有什么事了,让我替他一晚上。那时候,我离开学上大连仅差几天了,能帮着父亲干点啥也很是理所当然。
看地,每晚都是3个人,每天轮流,只要是晚上,白天没有看地的。一般是每人都要披个棉袄,以防晚间寒冷,另外拿一条小麻袋和一把镰刀,麻袋是走累了铺着地上坐一会或躺一会用,镰刀就是武器,以防万一,就算应手家伙。
三个人各个地片走动,好似流动哨一般。主要看护快成熟的地块儿,青稞子地段不用看护。那天晚上,我们流动到皮杖子和李杖子交界处的地段,也就是我们小时候三偷李杖子香瓜那个附近,看到李杖子有一片青高粱已经八九分熟,再过几天就能收割了。
那两个看地的都是我的本家伯伯,他们俩顿时起了歪心眼:咱们先给他们收割点吧,先尝尝味道儿。于是,我们仨人认定没有李杖子看地人,就开始动手割高粱穗。手疾眼快,动作麻利,片刻之间就割了三个”半麻袋”,我的那个麻袋里少一点,因为,我总是不如他们操作熟练。
我们仨并没贪得无厌,背着胜利果实就往皮杖子走。虽然不叫”做贼心虚吧”!也总算不了光明正大。就算让李杖子看地的人看见,也没有什么大了不起的事,因为我们皮杖子地里的高粱也丢过,估计就是他们偷的,有点互相偷的味道。要说用个“偷”字,有点不文雅,用“没人看见拿的”比较妥当。谁丢了高粱,虽然没人看见谁偷的,但几乎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实际上要说偷不算偷,要说不算偷也是偷。再怎么说那也叫值夜班,一宿夜班总得有点夜餐费吧?这些高粱穗就算夜班饭了。
我们三个把高粱穗背到西院五老爷子家,因为他们家就老两口,比较肃静,再说碾房就在他们外院。我们把高粱穗搓成高粱,然后上碾子压成半拉胡片的高粱面,叫高粱碴子比较恰当。接着就上锅贴大饼子,一气呵成。最终一共匀和着贴了12个大饼子,五老爷子算一份,每份分了三个大饼子。
这三个大饼子有中碗口那么大,新米新面儿,特别有粮食的香味儿。再说,那青高粱的品种也好,比那红高粱味道儿强一百倍,现在已经看不到那种低产的品种了。
这么一忙活,天也亮了,我们每人拿着3个大饼子各自回家了。这就是看了一宿地,闹了3个大饼子,这可能就是当时农民的真实生活写照。我亲自参加了这个不算光彩的全过程。虽然不是我的注意,要说错误的话,我也就算个随从,不是主谋,但回想起来,好像我也没有理由求全责备他们,虽然我是从犯,但也罪不可赦。但当时感觉,不对肯定是不对,但又不能说不对到哪去。哪有那么多百分之百的对啊!1963年还是生活困难时期,如果放到现在,就算百分之百的拥护鼓励这样去做,一宿不睡觉只为了三个大饼子,恐怕没人下得去这份苦力,就单说黑更半夜抱棍子推碾子,谁有这股子精力和劲头啊!现在让我干,我是不干的。
然而,那时的农民就有这个劲头,精神头,而且还高高兴兴,有滋有味儿,况且,也不影响什么大局,这就是生活!当时农民的生活。不是我为他们的行为开脱,也定不上坚守自盗,因为他们并没贪得无厌,就是三个高粱面饼子,不足一顿夜餐费钱。
而我这一辈子可能也就参加这么一次看地了,然后,我就去大连上学了。再说,因为那时候是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各生产队都成立了护秋队。现在是个体所有制,家家户户没有缺粮食吃的,也没有一个挨饿的,因此,也没有偷粮食的。要说偷的的话,现在好像偷点什么都比偷粮食值钱。我回皮杖子一路看到谁家当院或大门外都有成笼子的苞米,没人动一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