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仁宗皇帝跟吕夷简商量,说张耆、夏竦、陈尧佐这些人都是刘太后的亲信,想把他们都给撤了。吕夷简觉得有理。
仁宗皇帝回去以后,跟郭皇后一说,郭皇后不乐意了:“怎么?吕夷简就没依附刘太后吗?他不过是机灵点儿,会变通罢了。”结果,吕夷简也被罢了官。圣旨下来的时候,吕夷简正押着班呢,一听唱名,吓得不轻,不知道咋回事儿,自己居然也被贬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郭皇后搞的鬼,心里头那叫一个恨啊。
等到吕夷简官复原职的时候,仁宗皇帝身边有两个美人儿,一个叫尚美人,一个叫杨美人,都挺受宠的,经常跟郭皇后吵架。有一天,尚美人在仁宗皇帝面前说了郭皇后几句坏话,郭皇后一听,火了,上去就给了尚美人一巴掌。仁宗皇帝一看,赶紧起来拉架,结果一不小心,打到了仁宗皇帝的脖子上,仁宗皇帝那叫一个生气啊。
这时候,太监阎文应就趁机跟仁宗皇帝说:“皇上啊,您看这郭皇后,这么凶,咱把她废了吧。”还劝仁宗皇帝把脖子上的爪印给大臣们看看。仁宗皇帝就把爪印给吕夷简看了,吕夷简因为旧怨,就主张废后。
仁宗皇帝虽然心里头有点儿犹豫,但吕夷简一句话就把他给说服了:“光武帝刘秀,那可是汉朝的明君,郭皇后就因为跟皇帝拌了几句嘴就被废了,更何况还伤了陛下的脖子呢。”仁宗皇帝一听,心想也是,就这么着吧,于是下令废了郭皇后,贬为净妃,还给她起了个道号,叫玉京冲妙仙师。
吕夷简又趁热打铁,劝仁宗皇帝立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这郭皇后被废以后,就搬到了瑶华宫去住。仁宗皇帝心里头还是有点儿惦记她,就悄悄地派人去召她回来。郭皇后一听,说:“要是再召我回来,那可得百官列队,正式册封才行。”
这时候,那个阎文应因为以前陷害过郭皇后,怕她东山再起,就趁着郭皇后得了个小病,假借送医看病的名义,把郭皇后给害死了。仁宗皇帝一听郭皇后死了,那叫一个伤心啊,赶紧追复了她的皇后名号。
这时候,开封府的知府范仲淹可不含糊,直接上书弹劾阎文应的罪行,结果阎文应被发配到了岭南,半道上就死了。
再说说这位八大王赵元俨,他是太宗皇帝的第八个儿子,性格那是相当的严厉,谁也不敢惹他。他有一天跟仁宗皇帝说:“陛下啊,您可是李宸妃生的,李宸妃可不是正常死的。”仁宗皇帝一听,这才知道自己亲妈是李宸妃,连着哭了好几天,还下了道诏书自责,跑到洪福寺去,祭奠亲妈,还亲自打开了棺材看了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李宸妃用水银防腐,脸色跟活着的时候一样,穿戴的也都是皇后的礼服。仁宗皇帝叹了口气:“人言可畏啊,这话还真能信!”于是对刘太后也更加敬重了。
这时候,夏州的赵元昊(这时已经改回了原姓,李)造反了,打下了环庆,自立为帝,国号夏。夏国人还来打保安军,结果被指挥使狄青给打败了。赵元昊又打下了塞门诸岩,仁宗皇帝就派范仲淹去守延州。范仲淹一到延州,就开始整顿军备,日夜训练,把延州的军队训练得跟铁军似的。
夏国人一看,都互相告诫:“别惹延州,那小范老子肚子里头有数万甲兵,可不是大范老子那么好欺负的。”这大范啊,就是范雍。
赵元昊又去攻打川诸岩,韩琦派任福等人领兵夜袭白豹城,天亮之前就打下了,还打败了四十一个部族,烧了他们的粮食和物资就回去了。
这时候,辽国看宋朝正忙着对付西夏,就派使者来要求割让关南地。仁宗皇帝一合计,答应增加岁币,还派了富弼去跟辽国人谈判。富弼那是真有两把刷子,用三寸不烂之舌把辽国人说得服服帖帖的,最后只答应每年增加银绢各十万,加上以前的,一共五十万,两边儿又和好了。
仁宗皇帝又派韩琦和范仲淹去守陕西路,这两个人那是真厉害,号令严明,爱抚士卒,那些羌族人又怕他们又感激他们,根本不敢来犯边。
边境上还有个歌谣呢:“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大家伙儿都管他们叫韩范。
赵元昊一看宋朝这边儿不好惹,就改了名儿,叫曩霄,上书求和,还上了誓表。仁宗皇帝一合计,答应每年给他银绢茶二十五万五千,两边儿就这么和平相处了。
这时候,范仲淹还管着选拔官员呢,他一看名单上那些不中用的人,大笔一挥,就给勾了。富弼一看,说:“这一笔勾,可是一家子哭啊。”范仲淹说:“一家子哭,总比一路人哭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