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考试了。
现在天下暂时太平了,开科取士这件影响全天下人读书的大事,刻不容缓。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八股文”为主。
虽然在后世,八股文一直遭人们诟病,但洪兴知道,以目前的社会形态,八股文的存在很有必要。
如果胡乱改革八股文,只怕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对于科举考试的内容,洪兴打算依照旧制,一字不改。
不但不改,洪兴还要扩招。
他现在的大明帝国非常需要人才。
很多偏远一点的地方甚至连县令都没有,有的处于无政府状态,再不想办法派人去管理就要乱套了。
洪兴五年八月,大明帝国第一次正式的科举考试开始了。
特事特办,这次的乡试没有等三年这种说法。
八月之前,各县把符合乡试的名单报上来,等到考试的时候直接来考就行。
洪兴考虑到大明对人才的需要和近二十年没有科举考试的缘故,他适当的把乡试的难度降了一点,把人数限制也放宽了一点。
这些读书人犹如久旱逢甘霖,纷纷拿起笔墨参加考试。
于是,第一轮乡试结束之后,全国各地报上来的人竟然有两千多人。
洪兴看着名单上的这么多人,转头厉声责问负责乡试的负责人。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虽然说是扩招,可你们也不能这么乱来吧!”
这位负责人也没客气。
“皇上,不是你说的要很多人吗?”
洪兴很吃瘪。
他觉得其中有猫腻,想派人下去查一下。
但是手下的大臣却告诉了他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皇上,你这一查没个小半年是完成不了的。到时候万一案子还没查清,会试就到了,这要是耽误了会试,那这些读书人这一年基本是白干了,那样会出大乱子的哟!”
一口吃不成胖子,现在收不了场,洪兴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咽。
无奈之下,洪兴只能在后面的考试严格把关。
终于,在洪兴的严格把关之下,殿试之后,大明洪兴五年取的进士有四百多人。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离谱的人数了。
要知道在之前的科举考试当中,每榜取的人基本上都在三百人左右。
要不是隔了二十年才重开科举,洪兴也不敢一下子就取这么多人。
两千多人取了四百多人,那剩下的人怎么办?
别慌,洪兴早就在他的新学堂里为他们留好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