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扫地。连带去首善书院听课的士子,都少了许多。
魏大中本不必报官的,这种事,他们有绝佳的渠道。
然而这两日,联络不上王安公公了。不止如此,王公公麾下的东厂,此时一个人都找不到了。
-----------------
王公公和他的东厂,此时正在西苑,接受校哥儿的视察训示。
高峰期的东厂,有千人编制,而今剩下六百多。
东厂设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服色一致。
但不同于锦衣卫的红衣缇骑,东厂百来个档头,按子丑寅卯牌序,一律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衣,系小绦。再往下,番子一个个褐衣圆帽,皂色官靴,像前世某部搞笑情景剧里的捕快,如果把这直身圆领换成交领的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问候你七舅奶奶”。
校哥儿差点脱口而出。
“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监察百官,刺探军情。而东厂,更是亲军里的亲军了。”
“前番,朕派出心腹内侍,以东厂之名,配合锦衣卫,在此次辽东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朕,将重重赏赐。锦衣卫尚能如此,东厂,朕也必将有大用。”
“但朕却不知,你等,是否也有同样的本事”
“即日起,所有东厂人员,进驻西山军营,将由辽东归来的勋臣,做统一集训。有能者,提拔;无能者,裁撤!”
说完,校哥儿郑重的向王安拱手施礼。
“此乃生死大事,拜托王大伴了”
王安吓得跳将了起来,世上哪有皇帝向太监行礼的?
此前校哥儿从未与他通气商议,种种心中怨言,因这突然的一礼,早就烟消云散了。这无上的礼遇荣光啊,让他轻飘飘的,无从落地。
-----------------
王公公一走,很多不好做的事,现在方便了。比如说微服出行。
校哥儿第一个微服探访的就是汪文言。
树荫婆娑,鸟语花香,除了地下一层略有些阴暗之外,看起来这只是个寻常的大院子,因为并没有挂上锦衣卫诏狱的门牌。
“张太岳曾言,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意思是律法必须与时俱进,因民而变”
王文言的左手被白布包扎着,脸色略有憔悴,这是锦衣卫在他身上做过实验的结果。但他似乎毫无怨恨,反而对着一干守卫谈笑风生。诏狱制度严密,自然无人与他搭话。但看守们都听得专注,甚至面怀崇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来人,汪文言立马行三跪九叩大礼,狱卒们依然一脸懵逼。
校哥儿打扮很寻常,骆思恭等一干随从也是。手上拿的也只是寻常令牌,狱卒没见过皇帝和锦衣卫老大,很正常。
“你是如何认出朕的”
“陛下身怀龙气,小民略懂观风……”
校哥儿露出了一个嘲讽的笑。
“昨日诏狱清扫得十分用心,想是有贵人将来,怕过了病气;这位先生面上无须,步伐沉稳可见武艺高超,必是大内高手;这位贵人气度非凡,视诏狱若自家庭院,必是锦衣卫大统领;能让两位如此恭敬的少年才俊,天下唯一人而已”
汪文言用那醇厚的声音侃侃而谈,并不慌张。
“那你必然知道,朕为何而来”
汪文言只思索了一秒,就跪下了,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自然而然的挂上了两行泪。
“汪文言出身微末小吏,才疏学浅,却心怀报国之心。陛下但有所问,小民言无不尽。”
“为何这几日,你却不曾招供?”
“小民不知是陛下所问,唯恐言语不慎,引发党争误国”
“党争?怕是你求之不得的吧”
“小民罪吏,不敢有祸乱朝政之心”
“你既是小吏,如何却成了东林智囊”
觉察到皇帝语气的不善,汪文言抬起了头,看着校哥儿,脸色极其诚恳。
“小民出身微末,却真有忠义之心,郭嘉内忧外患,苦于报国无门。投东林寻求机遇,只因,别无他选。”
“哦?”
:()明天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