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褒曼,钟楚红……校哥儿脑中浮现许多姓名。
好像古人不大推崇这种美,只留下类似“四面观音”,“八面美人”这种含糊的名词。不过那些四面、八面美人,也少有这种男女通吃的面相吧?
嗯,这就是朕的曹皇后了。
心中刚起念头,那姑娘就一个眼神转了过来,竟与校哥儿对视了三秒,然后转身低头,若有所思。
。。。。。。
本来,校哥儿还知道一个名垂青史的名字,想去看看。
他忍住了,因为太了解自己的定力,属于三秒钟就投降那款,还是别去冒险了。
有了曹芳卿,错失张宝珠,也没什么遗憾了。
返回宫室,屏退众人,他脱下了面甲
那芸姑大惊失色,赶紧磕拜
“朕问你,选不选得上皇后,当中自有关窍,你自然懂得”
,!
一句话就扎心,皇帝眼神如钉,管教姑婆面色惨白,心中百转千回,却不知从何说起
“朕不管先前如何,且说这三人,什么情况?”
芸姑仔细看着三人名字,擦了一把冷汗
“此三人,并不热衷于选上,宫内宫外也无人传信往来”
这姑婆心理素质不错,慌而不乱。
“或许,存了选不上的心?”
“那曹秀女、王秀女应有此心,钟秀女却是胸无城府,天真浪漫”
“那朕,就选这三人了,如有谎言,唯你是问!”
姑婆重重的磕下了头
“奴婢不敢有半句作假”
一旁的魏朝急了
“陛下,怎可只选三人?太少了”
“够了,深宫幽怨,朕可不愿见那'银烛秋光冷画屏'的场面”
“陛下,此番选秀,劳师动众,若只选三人,怕是不划算啊”
知道朕心疼小钱钱,魏朝脑子又进步了。
“若花费巨多,又得满宫怨恨,才是真不划算”
“奴婢斗胆,启禀陛下”
那芸姑壮着胆上来谏言:
“也有些家中困顿的,拼了命也想留在宫中混个前途,若落选归家,只怕债主上门,愈加艰难”
校哥儿稍微思索
“如此,若有自愿留下,身世清白并无串联的,可留在宫中考做女官,日后同其他宫女一样,二十五岁可放归回乡,朕自有荣赏,不叫空手而归”
“魏朝,你二人细细筛选,切勿选错了人”
“还有,你应当是个明书识算的,为何先前不曾见”
“不敢欺瞒陛下,奴婢还会些医术汤方,只是,先前,不是王安公公这边的人”
“魏朝,帮她宫中寻个好差使,日后,朕还有些事,要交代你俩去做”
。。。。。。
三日后,宫中传出消息。
内厂查出,主持选后的徐应元太监,历年贪腐。为示公平,本次皇后皇妃不在原有三十人中继续选取,但这三十人将得到荣赏归乡。
皇帝忙于国事,刘太妃与代掌礼部的朱阁老,帮皇帝选取了新的人选,分别是:皇后曹氏,慧妃钟沈,靖妃王氏三人。钦天监将择黄道吉日,为皇帝大婚。
-----------------
巡边的帝师孙承宗很有效率,也很有眼光,走了一遍四镇之后,他让助手袁崇焕先去驻守山西,自己却蹲点蓟镇,重点改造。
蓟镇守卫的疆界,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一千七百多里,是九边最大的军镇,兵额可超十万。(辽东是战时编制,例外),这千里防线,就是京师最近的、最大的保障。
蓟镇驻地迁安,这里还藏着校哥儿的军工厂,同时还是校哥儿的新军基地,调来调去,新军和新募的兵员,加起来有五万,统领的是戚金。原总兵李怀信在辽东之战身受重伤,以战功荣归乡里。
孙承宗改造蓟镇的方案,是熊延弼的那一种:清查卫所耕地,裁撤老弱,要实打实留下十万精兵。他的第一步,就是做件戚金想做却不方便做的事,为当年的戚家军平反。
朝鲜战争中立下奇功之后,南军,也就是戚家军,回到蓟镇,因为断饷,有三千多人前往讨薪,竟被总兵王保设计全部伏杀!而兵部尚书石星与之沆瀣一气,竟然因此为王保记功。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南北兵之争。校哥儿下旨,对已死的两个罪魁褫夺荣封,给予那些南兵家人加倍抚恤。这是鼓舞新军士气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