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十天才能到。所以校哥儿现在知晓的,还只是奢崇明刚围城成都的消息。
他心里依然很懊恼,若是一开始就留意西南,更多布置,也许就不会有重庆的悲剧。可惜在另一个时空里,对奢安之乱的记载传播,远不如后金那边来的那么清晰。穿越并不是开卷考,他也不是历史系学生。
而今买定离手,做好的布置不能再轻易变动,只能远远当一个观众。观众还有个任务,就是鼓舞支持,所以,本期《大明时报》变成了西南专题:关于奢香夫人等西南英雄的赞颂;追溯血脉以阐述各族一家的必须合理;关于西南交通艰难、以及民生困顿的现状,以表述改变西南的决心;末了,最重要的是“提三尺剑,斩不平事,有为青年,当到王阳明悟道的地方去!”,然后公布吏部破格录用举人、秀才到西南任官,实现抱负。
,!
就在此时,南直隶来报,母亲河又不消停了。
九月,黄河决堤,从灵壁、黄铺一带决口,由永姬湖出白洋小河口,然后又回到原有河道。虽然这一段不是很长,但也意味着又多了数县的灾民与荒废的良田。
这个时空的黄河,入海口还在后世的江苏地界,而非山东东营。想来,这老母亲今后还会不停的耍性子,换路线。在戴老师的时空里,他只记着某一年长江特大洪水,一位谈笑风生的长者,亲临前线,与战士手拉手搏击浊浪的场景。反而对于黄河水患,他全无概念。
黄克缵入宫请见,细细讲述,这母亲河的水患和治理,贯穿了整个华夏历史。河患自先古时代就有了,直到大禹治水提出“堵不如疏”的方案,人们才约莫找到了点方向。
汉武帝时,洪水泛滥十六个郡,历时20余年,“城郭坏沮,稸积飘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王莽时,黄河在河南的济、汴之间,滥达60余年,“水行地上,凑润上彻,民则病湿气,木皆立枯,卤不生谷”,直到东汉王景治河,理顺了河道,才让淮北平原逐渐脱碱,恢复生产。
到了宋元,又是河患的一个高峰,天禧三年(1019年)洪水波及澶、濮、郓、济、单等地,受灾达32州县,此后每几年都要再来一次。庆历八年(1048年)后,河流没想好要东流还是北流,反复在河北平原上来回滚动达80年之久。南宋开始“夺淮入海”,雀占鸠巢。元朝时也是不断向南决口,直到贾鲁治理黄河的“疏塞并举“,才略有好转。
大明朝,也是母亲河特别不安分的时期,洪武、永乐、景泰,河患记载不断。不过在数十年前,大明出了一位潘季训,创造性的提出了“束水冲沙”的方案,把“疏浚”这项技术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历代治河,基本是堵疏并行的综合疗法。堵,自然是在危险河段加固堤岸,有直接加固、沉船笼石拦截、设立双层堤岸种种技术。但河患的根本成因,是淤沙带来不断上升的河床,光堵只会越堵越高,越堵越危险,重点无疑是疏。疏通的方法,包括在危险河道挖掘引流河道、分流河道、打通用于调节水位的湖泊等等。但这些,都无法直接排除淤沙,你把这段清除了,流到下游又堵住了。
“束水冲沙”的天才在于,让河水自己清淤。紧缩两岸,让河水变得又快又急,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一波直接带到海里。这不仅是理论,而是成效。潘季驯四次总理河道,持续治河二十七年,因此这些年不再有大的河患,有的,也是目前这种。没错,几百里河道、几个县的河灾,在河患史上,真的不值一提。
“老尚书所见,治河还有何良法”
“老臣曾主事工部,悉心收录《历代疏治黄河全书》,目前所见,治河之法,无过于束水冲沙。”
“若要治根,需得追根溯源,自源头起,不叫黄河携带泥沙下行,叫那河床永不再抬高”
“此千百年难题也,如何做得到”
“朕可以不要耕地,叫黄河源头两岸密植草木,叫水土不再流失”
校哥儿咬着手指甲,这,应当就是后世的答案了
“然后再造一种虹吸沙船,日日穿梭,将那河沙不断提取上岸”
这虹吸原理,好像解释不清楚,校哥儿画了半天,没办法,只能拿来一根麦管,从杯子里吸出一小块茶叶做示范。当然,他研究不出这种船,但他有工坊团队。记得后世,大概也是这种原理的船,为我华夏在南海种植了不少岛屿。
“若这船十年做不出来,那就百年。总不能叫这河患,世世代代,危害子孙”
“陛下志向,可喜可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