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想象中,要多得多”
王体乾犹豫了一下,商人在大明属于贱籍,商事从来不受历任皇帝重视,士人们则“羞于启齿”。
“只怕是,说来话长”
“无妨,朕就爱听这些”
“晋商之崛起,始于开中法”
“洪武三年,边镇缺粮,山西尤甚,因而招募民间商人输粮换取盐引,是为开中法。自此,大同、太原、宣府三镇之军粮、盐茶、军服、杂物,尽托付于晋商”
“盐引日多,晋商由此打入长芦、河东、两淮盐区,譬如今日的扬州盐商,晋商已占大半。”
“日久天长,长途运粮劳苦,晋商遂于边地开垦粮田,招募流民,渐渐也成粮商大户”
“所以,勾结卫所军官,侵占军田,也是他们做的?”
“正是,宣府、大同军改,军田都叫陛下收回了。不愿公平扑买,这些人,方才铤而走险”
“又因承接军服杂货,晋商又涉足布匹、绸缎、茶叶、煤炭、木材、淡巴菰,多样经营”
“隆庆年间,边关局势缓和,逐步开放马市榷场,为牟重利,晋商深入草原,以盐、粮、茶换取牛、羊、马、驼,自此,晋商累积雄厚资本,天下商帮,无人可以并肩。”
“而今的晋商,开钱庄,设会票,建商会。九边贸易一家独大,粮盐煤布茶货通天下,正所谓,有鸟雀的地方,就有晋商的买卖”
边贸走私,只是冰山一角。潜藏在水底下的,原来竟是一只庞然巨兽。校哥儿不反对大资本家,相反,他恨不得自己培育一批。但这种拼命挖郭嘉墙角,不担赋税责任,还要通敌卖国的,就算了吧。
“此次私通后金的八家晋商,有多少产业门面?”
:()明天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