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百年政局的事,错过好可惜。但这事太敏感,怎么说,都像是来抢军功的。
若按以往蔡复一的性子,这种人他理都不理。不过刚在川贵见过真正皇帝近臣的样子,能拿着皇帝微操小手册的,都不是什么庸人。而今他手上也有一本,想着对方是帝师,早有这种待遇,还是辽东打胜仗的人,也不是不能合作。
“按陛下之意,老夫将四镇兵力汰换了若干,原有十七万编制,而今还剩十二万,皆为精锐。四镇之中,榆林最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有劳督师”
“若加上戚金总兵带来两万精兵,陛下羽林卫及戚元功、戚元辅所率一万精锐,即使林丹汗倾国来袭,也挡得住”
“正是”
“军将之中,老夫推举一人,马世龙勇猛堪用”
“谢过督师”
“四镇土地皆已清理,一干侵地冒饷军将,老夫这就严惩了吧。稍后,敬夫兄乘机提拔犒赏一些人,可得军心”
“怎好叫督师做坏人,在下却去当个好人”
孙承宗摆了摆手
“此应有之义也”
看孙承宗还在没话找话,蔡复一笑了,挥挥手让人推上沙盘
“在下有一不情之请”
“敬夫兄请讲”
蔡复一拿着指挥杆顺了一圈:沙盘上的大河套地区,头顶狼山/阴山山脉,西边贺兰山下的黄河,正是宁夏镇,东边吕梁山下的黄河,下方靠近榆林镇,上方群山中还有个口子,正对着山西镇。
“此战当两路出击,假攻前套,真取后套。虚则实示之,右路,榆林当与山西两路合一,声势浩大,徐徐而进;左路则悄无声息,迅雷而出,一战而下”
孙承宗点头称是,等着对方最重要的一句话
“在下厚颜,恳求山西镇出兵相助”
老孙点点头
“求旨陛下,自是无妨”
“在下还想求借孙督师虎威一用,若右路有督师领军”
孙承宗喜笑颜开,等的就是这句话
“固所愿尔!”
“我二人这就上旨”
蔡复一突然想到什么
“如陛下所言,右路也未必是假打”
孙承宗双目灼灼
“敬夫兄之意,就此收复全套?”
蔡复一笑而不语,请出身后一人,那人是个儒生,脸上却隐隐有几分谄媚,此人正是投降反正,并引荐奢崇明大将罗乾象投奔朱燮元的书生范祖文。
“这位范先生,对白莲教熟悉得很”
孙承宗一思索:白莲教、板升城、呼和浩特?,好你个蔡复一,想得还真远!
-----------------
“柔儿,你先坐”
只用了两天时间,张柔就赶回了紫禁城。
看她一脸憔悴,走路都打晃了,校哥儿心有不忍。
张柔还急着说什么,李清平赶紧把闺蜜按在椅子上,灌了一碗参茶
桌上堆着两堆文件,一堆是山西各路官员、士绅、致仕官员,弹劾厂卫跋扈、大搞牵连、为祸山西的奏折;新的一叠就是张柔带过来的了。
第一份是简报,就叫他眼前一亮
晋商八大家比他想象的还要富,光账面上现银就超过了五百万,他们钱庄里的存银还在核对之中,还有几家因上百年积累,银子花不出去,都在地库里铸造成一个个银冬瓜,太大了,重量还在统计之中。
至于茶叶、食盐、铁锭、布匹,堆积成山。土地不止在山西,边地和江南都有,总量超过三百万亩。这一次,校哥儿的皇庄,又要急剧膨胀了。
最关键的是粮食,这是张柔急着赶回来的原因,她知道这是目前校哥儿最紧要的急需。山东救灾,迫在眉睫,陕西开战,若拿下后套开发,首先需要的也是储粮。八家手上的粮食,超过五百万石!当然,这些粮食,以及前面的盐、铁、茶、布,大都归属于他们各地的买家,但长城外的生意,校哥儿可不打算认账。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些粮食,如何运到山东?”
“属下的意思,合并八家的相关车行、仓库,交由内务府统筹,可统筹成立更大车行,货通天下”
不错!朕的物流体系,该叫京东还是顺风?
“若从宫中商业训练营、皇庄皇店中抽调人手,掌控这些商行,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