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封的不是当地官府,而是厂卫啊。
厂卫也不是不能通关系,尤其是那些家有“锦衣卫百户、校尉”之类荫萌的。但去问了,也是忌讳莫深。卖国大案,钦命查办,您有想法,还是再等等。
然后就等到了别人的商铺开张。
比如说这家“大鸿米店”,号称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卖出的米价竟比别人低了一成,要知道秋收还有几个月,马上就青黄不接了,正是米商们准备集体提价的时候,这东家竟然不来本地行会里拜码头、结善缘、共进退,想死不是?何况他们还卖救济粮,都是些米糠、红薯干、土豆粉、野菜这类便宜充饥的东西,真是扰乱市场,砸人饭碗。
比如这家“雅阁”,棉布又紧又扎实,价格只是松江布的七成。而且他们还卖成衣,衣服款式非常标新立异,而且还有刺绣,虽然那些针绣死板没有灵气,架不住便宜啊。
还有这家“农工商百货”,更是商界天敌,内中货品包罗万象,衣食住行应有尽有,也不知什么路子,卖什么都比别人便宜。反正这几家,犯众怒了,可以预见,过几天不是商铺失火,就是青皮喇虎上门喝茶,有得好看了。
也有几家新店,没那么被抵触,或者寻常人不敢抵触。
有一家“平安镖局”,走得是车行的路子。这年代的车行,兼保镖、运输、劫匪各种角色于一身,基本黑白通吃,所谓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不信看看《水浒传》里面的矮脚虎王英,该不该杀?这平安镖局开业的第一天,就有本地行会上门踢馆了,直着进去,躺着出来的。随后店内出来一个刀疤汉子,西北口音,一脸笑容。
“初来乍到,平安镖局愿意广交朋友,以德服人”
有一家“大明御工坊”,明晃晃挂着皇家牌子,卖得都是琉璃、香皂、香水、镜子此类奢侈品,贵自然是很贵,但达官贵人们家里没几件“御工坊”的东西,以后怎好出门见人?
最厉害的是一家叫“大明银行”的,什么是银行,存兑银子的就叫银行,据说全国二十几城,一张兑票,存取自如,手续费只有两三厘。这大明银行打出了“汇通天下”的牌子,大家都信。因为从今开始,锦衣卫的俸禄,就是从这里发放的,据说以后军饷也走这里,这不就直接就亮明底牌吗。
同样的故事,在顺天府、应天府、洛阳城、淮安城、德州城、临清城、扬州府、苏州城、杭州府、成都府同时上演,这个春天,商界不安宁。
:()明天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