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青翱翔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之上,眼神俾睨,身姿傲娇。
这只扁毛畜生的脚下,一大片沃土连绵无边,直达天际。那天际线的东边是长白山脉,北边是小兴安岭,西边是大兴安岭。而看不到的南边,是隔着河流与堡垒的明人地界。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命运多舛,时而是勤劳边民们锄头下的沃土良田,时而是游牧民族的肥沃牧场,但大部分时间,它都属于半蛮荒。
此刻,这肥沃的松嫩平原又苏醒了。那些曾经耕作过的痕迹又被利用了起来,田埂过道被清晰整理,纵横交错的浇灌河道也被清淤贯通。大地被划分为一块块方格子,格子里高高低低的种植着不同的作物,都在疯狂滋长着。在这些方格子之中,一座座农庄拔地而起。
若是校哥儿在此,会惊奇的发现,有很多作物,正是他大力推广的泰西新种。
海东青对此不屑一顾,这些都是主人的领土,蝼蚁一样忙碌的都是各地抓来的农奴。他们软弱如羊,只会终日不停地刨土,永远无法像它一样,停留在主人的肩膀上,享受美味的肉条肉干。
只有那一座十来丈高的古塔,落在它的眼中还算舒服。
这古塔始已有六七百年历史,通体为砖石所筑,实心,密檐式,有八角十三层,壮丽古朴,正是前金朝故都黄龙府的地标,而今它又被修缮一新,成为新的大金朝、新的黄龙府的象征。
这座新黄龙府,正是那些软弱如羊的人们手中修缮重建的,在无法下地的冬月,他们也未曾停歇,空着肚子,穿着褴褛的薄衣,艰难搬动着一块块砖石。
一寸墙砖一寸血。这城池不大,但每块砖石下,似乎都埋藏着白骨冤魂。
城池四面建有八座菱堡,与沈阳城外的一模一样,而城池的布局规划,模仿的却是辽阳,那座老努梦中的城市。
松嫩平原的大部分,曾经是科尔沁人的牧场。但在这座新城建立起来之后,科尔沁人彻底跪服了。造城对蒙古人来说是件难以想象的事,要知道林丹汗建起一平方公里的白城,就被视为了神迹。而后金人用不到一年时间,就筑造了这二十几倍大的都城。这意味着他们的“管理技术”,已经追上汉人了。
黄龙府东西中轴线的北面,是一座小小的宫殿,这就是大金朝天命汗努尔哈赤的皇宫了。宫殿群坐北朝南,也是明人讲究的学问,只是这皇宫比紫禁城小多了,而且很多木头牌匾的漆色杂乱,涂写着鬼画符一样的蝌蚪文字,这也是后金朝的特色,他们的文字模仿自蒙文,还比较粗糙,还没经过一堆汉人学士的美化修饰。
海东青不必识字,大大咧咧的飞进了这小宫殿的前殿,这是天命汗“御门听政”的所在,虽也戒备森严,但对它却毫不设防。
它不作停留,直接飞进殿内。飞到那高高皇座的椅背上,斜着头,“啾啾”叫了两声。
一只粗糙的大手伸了过来,轻轻拨弄海东青的坚喙,随手解下了它脚下的竹管,拿出里面的纸卷。
一个手带皮套的鹰奴匆匆而来,用肉条引走了海东青。
那双粗糙的手轻轻展开纸条,冷冷的哼了一声,声音带着金属的冷酷质感。
“你们,继续”
时值夏日,努尔哈赤裸露着光溜溜的脑袋,裸露着花白的鼠尾小辫,没有人敢觉得他滑稽,这张脸依然有着冬日的冰冷杀意。
“明人小皇帝推行的新粮,确有独到之处。比如那红薯,野地里都能生长茂盛,藤蔓和叶子都可以吃,养活了不少汉奴、朝奴。若是秋收产量也真有报纸上说的那么多,今冬我大金就不会太过缺粮了”
“范文程,你很好!”
“皆是大汗雄才伟略,奴才不敢居功”
范文程撅着屁股退下了,接下来是瓮声瓮气的莽古尔泰
“阿玛,北边又有几支索伦人南迁来了,估摸着有七八千人,待我领兵前去,都招揽过来”
“老规矩,不听话的头人都杀了,余下部族都编入八旗”
“北地寒苦,索伦人都是不怕死的好兵”
努尔哈赤点点头,转向代善。这些时日又有留言飞起,说代善仍和努尔哈赤最宠爱的福晋阿巴亥有一腿,搞得代善夹紧尾巴,对自己的阿玛更加恭敬了。
“朝鲜如何”
“明人在义州等地大肆圈地,建立农庄,收留朝鲜逃人,朝鲜两班贵族敢怒不敢言”
“明人还会从山东移民十万人充实义州,怕是来了,就不走了”
代善一愣,这消息,他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