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月听了他的话很感动,但却没有照他说的那样去休息。硬是一拐一拐的来到厨房,帮周守义一起洗刷锅碗瓢盆。
周守义便也没有再劝,而是二人合作起来一起收拾。
有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分工合作的二人一边聊天一边干活。不一会儿,就将用过的瓢盆都洗刷干净,整齐的摆放好。
接下来的时间,周守义也并没有在出门去收东西。主要是各个生产队已经没什么好东西了。再说了,明天他就要回城里。回城之后,要想找张明月,可就没那么方便了,还是抓紧时间互诉衷肠吧。
二人除了吃饭做饭之外,大多的时间都是在炕上做游戏。因为张明月也知道,回城之后,二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再次单独相处的机会。久旱逢甘霖的她,对周守义也是格外的痴缠。
也幸亏是周守义体质过人,要不然这久未耕过的田,还真有可能累坏他这头牛。
食髓知味的二人,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吃过饭之后,才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城。
因为这次有张明月与他一起回城,周守义不得不在两个大货筐里放了一些掩人耳目的东西。
不过对周守义来说,筐子里驮个大几十斤东西,即使再加上张明月,也算不得什么负担。一路有美相伴,再加上时间也还算富裕。
周守义骑车的速度并不快,二人一路游山玩水似的,天色才刚刚发暗,便已经回到了城里。
他准备先送张明月回家,张明月家跟周守义回家的路线,勉强算是一路。只是并不在一个街道上。
不一会儿,二人来到了张明月家所在的胡同。因为怕有人说闲话,张明月说什么也不让周守义送她到院子里。
“放心吧,你越这样掩饰,才越让人怀疑呢。我又不是没来过你们大院,也有不少人认识我。有人问起你就直接说,是你姐姐一个院里的。正好碰上我下乡收东西,回来捎了你一程,不就行了吗?”
“再说了,咱俩差着不少岁,只要你像平常一样表现,没人会怀疑咱们。这次我露一面儿,就算以后有事儿再来找你,也更方便些,至少不会轻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张明月听了周守义的话,也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太过紧张了。毕竟从乡下回来,正好碰上熟人有自行车,捎上一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便也同意了周守义送她进去。
明月家所在的院子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总共也就七八户人家。正好是下班的点,院子里也有不少人。张明月一路和熟人打的招呼。果然有人问起周守义,她就按刚才二人商议好的说辞,回应一番。听说周守义是机械厂的采购员,还真有个有亲戚在机械厂上班的大哥,过来找周守义搭话,并递烟给他抽。
应付了院里的众人后,二人进了张明月家。
张明月家的房子大概有30平米左右,中间隔开,里头做了卧室,外面做了堂屋。堂屋最左面还有木板,隔了一下搭了灶台,当做厨房。
张明月的婆婆正在做饭,她的两个孩子却看见了妈妈回来。
两个还不足五岁的孩子,已经有近十天时间没见妈妈了。见妈妈回来当然是高兴的不得了。
母子三人亲热一番,张明月一手抱着刚满四岁的儿子,另一只手拉着五岁多的闺女,给他们介绍了周守义。
\"这是周叔叔,大妮,小柱,你们快叫人。\"
张明月给自己孩子介绍的时候,还刻意的强调了周叔叔这个称谓。
张明月的两个孩子虽然早早就没了父亲,但是在张明月的教导下,也很是懂事。两个孩子都乖巧的叫了声“周叔叔”。
“唉。真乖。”
周守义应了一声之后,从身上拿出了对付孩子的不二法宝——用纸包着的几颗糖球放在了大妮的手里。
“大妮,这是叔叔给你和小柱的礼物,去跟弟弟分着吃吧。”
大妮看见纸里包着的糖球,相当开心,除了以前过年的时候吃过一次,她还再没见过这么多的糖球。
她对周守义说了声“谢谢,周叔叔”。
先拿了一颗糖球,喂给了小柱,然后自己也吃了一颗。接着还把剩下的四五颗糖球又都包了起来。递给了妈妈张明月,嘴里还嘟囔着说道:“妈妈,你先帮我和小柱把糖球放起来,我们以后再吃。”
张明月接过糖球刚要说什么,她婆婆正好听到动静出来了。
她先让大妮领着小柱去外面玩儿。又给婆婆介绍了一番周守义。她婆婆知道周守义帮忙把她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