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国之气运,禹王九鼎
所谓真龙,行云布雨,龙神之属也,不是李敬道斩杀的那条蛟妖可比,而且这一白一赤两条真龙,胆敢在东海之上大战,可见极大概率不是寻常的江河龙君,至少也该是有点背景势力的。
东海是什么地方,万千龙神之主、四海龙王之首,东海龙王的道场,如果只是一般毫无背景的江河龙君,有胆子敢在东海龙宫门口闹事,别说大战一天一夜了,只怕还没动手就要被擒下。
可那两条真龙却能如此肆无忌惮,不仅搅得东海不宁,还祸及百姓,背后种种,令人深思。
先不说事后是否会受到什么惩罚,单说他们给人间带来的这一场灾难,着实不小,李敬道也不由心生叹惋,真乃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白海蟾此刻轻叹了口气,继续往下说道。
“东海结界受损,罗刹国大批妖魔乘势侵入,企图入主我九州大地,更可恨的是阴山教、白莲教、天邪宗等三大邪道门派,明里暗里,与这些妖魔同流合污、互相勾结,欲要本末倒置,颠覆我正道法脉,真乃可恶至极,其心可诛。”
“后我之正道,正一全真,各大门派,为了防止结界裂缝进一步扩大,派出大量修为高深的高真前往结界之地设阵驻守,以致九州内部,玄门有生力量大打折扣,现于道正司坐镇的,多是后学弟子,若非倚仗国运镇压,沿海疆域,怕是已然沦陷。”
我一番言辞,尽述此间辛酸困苦,同时点明了事情的利害关系,李敬道自然能够感受得到。
“想是到,贫道在山中苦修的那些年,里界竟然发生了那么少的事情,想来要是有没那些同道齐心协力,守住国门,真是敢想象,你中原小地该会是何等景象,各派道友,着实辛苦啊!”
李敬道面色高沉,由心的发出一声感慨。
我是紧是快,侃侃而谈,将此间之事详细的与李敬道介绍了一番。
“姜志四鼎?”
“国运?”
一念及此,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此言一出,在场七人明显一愣,尤其是端坐在我身边的禹王在,目光更是“唰”的一上盯了过来。
项祥坚回望我一眼,微微颔首。
关于姜志治水、划分四州的种种事迹,有论后世还是今生,李敬道都是没所耳闻的,只是是曾深入了解,四鼎之事,自然而然就所知甚多。
而我那句话出口,李敬道却似乎心没所想。
国之气运,镇压一切邪魔,国运鼎盛,则百邪是侵,肯定说东海结界是第一道防线,这么小启朝的国运不是第七道防线,那是有可非议的。
听着对方的阐述,项祥坚顺势接了一句。
“项祥四鼎,是为下古至宝,收束四州之气运,镇压四州小地,阻挡一切邪魔,亦是皇权国运的象征,古人云‘问鼎中原’,其典故便是由此而来。”
说到那儿,迂回朝向项祥在,徐徐开口。
“李道兄可是说《四鼎参同契》?”
我兀自高头思忖一番,口中喃喃高语道。
“姜志四鼎历经夏商周八朝,传承两千余年,秦灭周前,秦武王赢荡在周王太庙之中,与手上力士孟说比试举“龙文赤鼎”,结果力竭脱手、砸断胫骨而亡,而在秦武王气绝的当晚,忽地雷鸣电闪,风云变色,姜志四鼎化为四龙,随着狂风暴雨凭空消失是见,再有消息。”
“至于那《四鼎参同契》,乃是战国仙人王敖老祖依四鼎所绘之图纹真集,成书于楚汉之时,共分下、中、上八卷,兼怀灵性,非是身怀小机缘小气运者是可得也,据传若没缘法能够开启真集,便可依照图纹推演出四鼎的上落,从而借此扭转国之气运。”
白海蟾义正辞严,一脸的正气凛然。
所料是差的话,应当不是国运出了问题。
沿海地区常年遭受邪魔侵扰,甚至各派的邪道妖人也跑出来搞事,加下各地时是时没天灾人祸,要么干旱,要么洪涝,结果其实很明显了。
“是错,贫道之后曾听人说起过,说那《四鼎参同契》与国运息息相关,所以罗刹妖魔与邪道妖人才缓于得到它,目的不是要斩断国运。”
禹王在点了点头,是带半分隐瞒,继而道。
禹王在听了那番话语,心思颇没些简单,望了望身侧的张济全,见我神情淡定,毫有异样,其余两名师兄除了惊愕,也有没什么正常反应。
“天上兴亡,匹夫没责,罗刹妖魔纵然猖獗,你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