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信道:“原来如此,远古诸神的分歧,在于集权与分权。”
见仁子点头沉思。
程信心道:‘这可不妙啊,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在领主宇宙就是在当前这个历史节点进行了反转。
这么一看的话,天道的诞生目的,集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集权,到了如今的时代,已经开始成为大势。’
思索一番,程信认为,还是得从柔子和仁子两人这里寻找突破口。
‘道家讲守中,儒家讲中庸,这两位是可以讲理的,不似兼子那么极端。
目前只能看紧了兼子,一有不对就说服柔子和仁子,再加上我能影响的小学派诸子。
兼子总不能违背大多数诸子的意见。’
仁子道:“神子以为,将来的诸神还会因集权与分权的分歧,爆发大规模神战吗?”
程信眸光闪动。
他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啊,不过……”
仁子道:“神子啊,为何总是欲言又止呢?”
程信道:“仁子,矛盾源于立场,立场别于利益,利益由思想而变。
可以说,一切的矛盾,都来自于思想的差异。
这一点,您认同吗?”
仁子若有所思,微微点头。
程信道:“所以要想消弭未来可能的灭世之战,您的肩上背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啊。”
仁子问:“还请指教。”
程信道:“要想消弭矛盾,就要尽可能地统一思想,以我观之,百家之中。
比较适合作为基础核心的思想,是道家的守中与儒家的中庸。
我认为,仁子和柔子可以分别以守中与中庸为核心,先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进行整理。
再以此为基础,融合百家。
推出一种可以包容百家的基础思想。
创造出一棵以中庸儒家或守中道家为主干,百家为枝干的思想之树。
有了这棵思想之树,统一思想,方能太平万世!”
……
仁子大受震撼,身处时代浪潮之中,他即便有着超然的智慧,也看不到程信能看到的遥远。
这是时代的局限。
他被说服了。
两人一同拜访了柔子。
柔子也被说服。
三人商议许久。
最终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单独以道家守中或儒家中庸为思想之树的核心是不现实的。
不但祖神们会反对,百家学派也会有阻力。
于是决定让思想之树的主干,足够粗壮。
以道家守中,儒家中庸,神家尊神,墨家中效,法家执中,兵家适度。
这六家思想为核心,共同塑造思想之树的主干。
这其中。
道家“守中”思想: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指说话行事,不如保持适中,不可偏激。
儒家“中庸”思想:
儒家把“中”的概念引入社会伦理,将“中”作为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中庸”既是儒家一种政治主张、道德准则,也是一种以自然、人事的稳定和谐状态为目标的社会理想。
墨家“中效”思想:
墨家思想中的“中效”,是指以大多数人的行为为准则,符合多数人认同的行为规范。墨子认为,如果有两个人,一个遵循多数人认同的行为规范,另一个不遵循,那么这两个人中,遵循规范的那个人更值得尊重。
法家“执中”思想:
法家主张“执中”,即把握事物发展的度。韩非子说:“赏罚不信,则令不行。令不信则功不成。”法家认为,君主只有把握好赏罚的度,才能令行禁止,成就大业。
兵家“适度”思想: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适度”的中庸之道,他认为“过犹不及”,在处理问题时不能走极端,而要寻求适度,即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找到平衡点,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这五家所贡献的,皆是对“中道”的解读。
其实还有佛家,也有中道思想。
不过此时佛家还未在此兴起,程信总不能自己代佛家发声。
所谓“中道”。
各家各有偏向。
如道、佛等,更偏向于在观念世界中消弭各种矛盾与对立。
儒、墨、法等偏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