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究只是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被赋予了这具有着诸多限制的肉身,自身的生理机制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残酷地注定了人根本没办法长时间去凝视那熠熠生辉的发光体。
随着陈十一持续的看着吊灯,红绿之色如同鬼魅般在视野中缓缓浮现、交织。他只能缓缓低下头,目光投向身前的陈娇。
然而,此刻视野内光线还在诡谲变幻,视网膜还在抗议般,让他根本无法清晰地辨清她的面貌,只能在朦胧间瞧见一抹模糊的黑影。
“娇,”
陈十一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们的方向,打从一开始便错得离谱。你知道吗,我曾怀着满心的探究欲,不远万里、历经波折地前往通古斯大爆炸的实地中心。站在那片土地上,环顾四周,整个爆炸坑,里面愣是找不到任何实物的踪迹,哪怕是一星半点能支撑陨石撞击论的残骸都没有,如此一来,这流传许久的陨石撞击论可就不攻自破了。”
他微微顿了顿,似是在整理思绪,又接着说道:
“后来,一些科学家不死心,想要另辟蹊径找出真相,他们脑洞大开,提出引发通古斯爆炸的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物体。据说,这种物质拥有着令人匪夷所思的特性,强动能赋予它一往无前的冲击力,低密度让它仿若幽灵般难以捉摸,低强度使它好似脆弱的琉璃,而高挥发性又为它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他们断言,唯有具备上述特性,在爆炸发生的刹那,该物体才会因为遭受冲击破坏,瞬间蒸发得无影无踪,这才能解释为何爆炸坑中空空如也,没有任何遗留物。”
陈十一说到这儿,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只是,这般说法,在我看来,实则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倘若真的是这种物质引发了爆炸,且不说别的,单就它冲进地球大气层的瞬间,就必然会被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滚滚热量迅速吞噬、蒸发殆尽。况且,在它向着地面坠落的漫长过程中,物质体内还在源源不断地积蓄着大量的内能,就像一颗被不断压缩的弹簧,蓄势待发。若等它落地之后,居然还能爆发出如此惊世骇俗、相当于 2000 颗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当量,那依着我精心构建的数学模型来严谨推算,该物质在落入大气层之前,其体积恐怕得比月球还要庞大得多啊!这简直荒谬至极,不是吗?”
他的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语气愈发深沉:
“于是乎,一个亟待解答的疑问便如同破土的春笋,在此刻突兀地诞生了。这通古斯大爆炸,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这广袤无垠的生灵界,是不存在所谓奇迹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着既定的规则运行,有因才有果,就像紧密咬合的齿轮,环环相扣。绝不可能凭空冒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物质,毫无征兆地撞击那个地方,还能产生那般毁天灭地的能量,至少以我们当下所认知的世界物理规则而言,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无中生有的荒唐情况。至于把这事儿推脱到外星人身上,呵,那更是毫无根据、不值一驳的无稽之谈。”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陈十一眼眸中陈娇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他看到了她那满含关切、目不转睛仔细看着自己的眼神,深邃而动人;也看到了她盘起发髻之中不经意间露出的一丝雪白,在这略显暗沉的光线中,透着几分别样的凄美。
“为了揭开通古斯大爆炸背后隐藏的真相。我疯狂地查阅在那次惊世骇俗的爆炸期间所留存下来的诸多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记载,
终于,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洪流之中,我发现了一个微妙得如同蛛丝般、极易被忽略的巧合。那座曾经承载着无数人希望与憧憬,却又饱受争议的沃登克里弗塔,它最后走向濒临放弃的那个关键时间节点,竟与通古斯大爆炸发生的时段严丝合缝地重合在了一起。
这一发现,在我心间炸响,瞬间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层层迷雾。
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沃登克里弗塔,这座高塔曾经傲然矗立,却为何最终落寞收场?
细细想来,它之所以被放弃,背后有着诸多无奈的缘由。在当时那个时代,人们急于看到实打实的利益回报,然而它所产出的效益在短期内实在太过微小,犹如沧海一粟,根本无法满足众人急切的胃口。再者,想要让它持续运转,还需要就近建造发电站,这无疑又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开销,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可倘若,我是说倘若,情况出现了转机,它根本不需要依赖外置的发电站呢?
要是沃登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