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相互传递的奇妙特性。
然而,思维的触角并未就此停止探索,一个更为大胆且深邃的疑问接踵而至:既然人类的情绪能够在彼此之间畅行无阻地传递,那么,它能不能跨越物种的界限,传递给自然界呢?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在先前关于人类情绪传递的论证环节当中,便已然闪现出了这种跨界传递的蛛丝马迹。
想想看,当一个人沉浸在悲伤的情绪深渊无法自拔时,哪怕此时外界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整个世界都被温暖的阳光所包裹,可在他眼中,这一切的明媚都无法穿透他内心的阴霾,他依旧感受不到丝毫的开心愉悦。
这种现象很充分地证明了,人类的情绪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能够作用于周围的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实现从人类内心到自然情境的传递。
但此刻,一个更为关键、直击本质的问题浮出水面:这种看似确凿无疑的传递,真的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实打实的传递吗?
换言之,它是否如同人类自身传递情绪一般,能够直接让另外一个人真切地发生情绪上的改变,变得更加暴躁、更加喜悦,或是更加哀伤呢?
亦或是说,这仅仅是在个体主观的思维世界里,大自然被人为地赋予了喜怒之情,而在真实的、不受人类主观意识干扰的客观世界中,自然本身并没有这些情绪,它依旧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行,不受人类情绪的丝毫影响呢?
遗憾的是,对于这种传递究竟属于何种性质、何种模式,以我们目前的认知水平和研究手段,实在是难以给出确凿无疑的论证。
毕竟,自然的奥秘深邃无穷,人类情绪的复杂性也超乎想象,想要厘清两者之间这层微妙的关系,绝非易事。
不过,至少有一点是能够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即便是在人类自身的情绪传递范畴内,这种传递也并非百分百能够成功实现的。
生活中,对于那些情绪管控能力极强、内心始终保持高度稳定的个体而言,他人外在的情绪表现往往很难渗透进他们坚如磐石的内心防线,难以对他们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这就好比汹涌的海浪拍打着坚固的礁石,无论海浪如何咆哮、如何冲击,礁石依旧岿然不动。由此可见,即使是在人类个体之间,情绪的传递也存在着难易之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进一步大胆设想,如果人类的情感本身真的具备跨越物种界限,向自然传递的强大力量,那么,单纯从量级上来考量,能够产生这种足以影响自然情绪力量的人类本身,或许早已超脱了普通人类的范畴,进化成了一种更为强大、更为神秘的存在。
他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绝非简单的相互影响,而是达到了一种深度的交融与契合,能够凭借自身的情绪波动,改写自然的 “情绪剧本”。
...
正如此刻,陈十一静静地伫立在这方天地之间,周围的山川河流化作了一道道无形的情感纽带,他无比真切地从那潺潺流水、巍峨山峦之中,深深感受到了这位神秘老者源源不断向外传递的情绪。
那情绪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使得他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涌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情绪,强烈到他的整个身心都为之震颤,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胸膛。
在这震撼之中,一个大胆而荒诞的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人穷尽一生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倘若眼前这位老者当真并非凡人,而是超脱于人类认知范畴的存在,那么,或许那些一直困扰着人类的谜题,一切都还有转机,尚未可知,自然也包括他的谜题。
毕竟,常规的思维路径在面对一些超凡现象时往往会碰壁,而超越人类的存在或许掌握着不一样的 “解题钥匙”。
只是,即便陈十一此刻正深深收益于老者那强大气场影响所带来的思绪通达,可他也并没有沉浸在这短暂的畅达思维中思考太久。
现实的理智如同一根绷紧的弦,时刻提醒着他莫要脱离实际。
很快,一道如同春日暖阳般温煦的声音,悠悠然从前方老者身上传来:“小友既是肉体凡胎之眼,所见又怎会非凡胎之人。”
那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入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通透。
陈十一抬眸,直直地对上那一双虽然澄澈得能映照出世间万物,却难掩岁月沧桑、尽显苍老的双眸。
而听着这温煦的言语,陈十一心中却悄然升起一股凉意,将他刚刚燃起的那一丝幻想彻底浇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