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指在键盘上灵动地敲击,一串串字符飞速跳动,时而轻轻滑动鼠标,核对信息时,眼神专注而认真。
与此同时,她腾出一只手,自然地拿起一旁的对讲机,按下通话键,声音清脆悦耳:
“303 退房,303 退房。”
声音在前台区域回荡,很快,对讲机里传出中年女子干脆的回应:
“收到。”
操作完成后,她直起身子,再次转身面向陈十一,笑容依旧灿烂,微微欠身,声音轻柔又亲和:
“您好,手续都办好了,您可以走啦。非常感谢您入住我们酒店,期待您下次再来!”
她的眼神中满是友善,让人感觉格外温暖。
陈十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简单真诚的微笑,轻声说:
“好的,谢谢。”
随后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离去。
没一会儿,陈十一来到步行街上。此刻天色正处于黎明破晓之际,天边泛起鱼肚白,可夜幕的昏暗仍未完全褪去,如一层薄纱笼罩着街道。
街道上偶尔有行人匆匆路过,脚步急促,有的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早餐,一边走一边看手表,神色匆忙,想必是赶着去上班。
这和昨晚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景象截然不同,不过地上残留的用过的纸巾、丢弃的包装袋等垃圾,清晰地诉说着昨晚的热闹与喧嚣。
陈十一缓缓环顾四周,发现许多摊贩的小推车都不见了,想必是摊主清晨就推回了家。而附近一些早餐店已早早开门营业,温暖的灯光从店内透出,给清冷的清晨添了几分烟火气。不时有行人走进店里,和老板熟络地打招呼,点上一份热气腾腾的早点。
这时,陈十一看到有三四位清洁人员正在街道上忙碌清扫。
他们穿着统一的橘黄色工作服,在略显昏暗的天色中格外醒目。其中一位阿姨弯着腰,双手紧握扫帚,用力清扫地面垃圾,每一下动作都沉稳有力;
另一位大叔推着装满垃圾的小推车,跟在阿姨身后,将扫成一堆的垃圾一一铲起倒入车中。陈十一估算,地上大概已被清扫了三分之一。他心想,这些清洁人员或许在六点甚至更早便开始工作了。
陈十一不禁感慨,一座城市最先醒来的往往是这些清洁阿姨和大叔。
他们拿着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微薄工资,却从事着多数人觉得辛苦的工作。以前,陈十一一直不理解为何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工作,经历多了,他才明白,只是自己过得还不够苦,没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随后,陈十一从口袋掏出手机,熟练打开导航软件,在搜索栏输入将要前往的汽车站。屏幕显示路程仅一公里多,步行时间和他原先估计的差不多,只要十多分钟。看着手机上显示才七点出头,陈十一决定在途中找地方吃点早餐。
于是,他沿着前往汽车站的路线慢慢前行,一边走一边不时左右张望,眼睛在道路两旁搜寻,期待发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不多时,陈十一走出步行街,正沿着马路旁行走。刚刚在步行街里,虽有不少早餐店,大多卖的是包子、馒头、羊肉粉、牛肉粉之类,不太符合他此刻的胃口,所以他没停下脚步。
说来也怪,很多人午饭和晚饭若长时间吃同一种食物,很快就会觉得乏味,可对于早餐,人们似乎包容性更大,总是百吃不厌。
虽然才七点多,路旁行人已渐渐增多。马路上的车流,相较于人流,更是繁忙。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发动机的轰鸣声交织,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不过和夜晚步行街的人流比起来,陈十一此刻见到的行人中,中年人明显偏多,年轻人相对较少。
就这么走着,没一会儿,陈十一被不远处的一家粉店吸引。这家粉店招牌不大,在清晨微光中却格外显眼。店门口飘出的阵阵香气,勾动着陈十一的味蕾。
他稍微加快脚步,径直走进店门。此时,这个约三十平米的小店中,为数不多的座椅上已坐了近一半的人。店内弥漫着浓郁的米粉香气,人们一边吃粉,一边小声交谈。
这家粉店采用半开放式厨房的构造,这也是当下大多数早餐粉店常见的模式。
店门敞开,阳光斜斜地洒在门槛上。
刚进店,便能清晰看到内部布局。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厨房区域,那儿是食材加工的 “主战场”,各种炊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新鲜的食材被有序地放置在案台上,等待着被加工成美味的食物。
外面则是客人用餐的地方,摆放着几张略显陈旧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