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叛军士兵挥舞着大刀,向着朝廷士兵猛砍过去,口中还大声吼叫着。
但朝廷士兵侧身躲过,反手一剑,刺中了他的胸膛。
另一名叛军见状,冲过来想要救援,却被几个朝廷士兵围在中间,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城头上的战斗异常惨烈,双方的士兵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砖石。
但没有人退缩,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使命和信念而战斗。
城楼上一名校尉正神色紧张地在城楼上指挥防御,当他看见朝廷大军如潮水般攻上城头时,心中大惊。
他瞬间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连忙吩咐身边的一名传令兵:“快,快去向偏将李逵禀报,就说朝廷大军已经攻上城头,情况万分危急!”
那传令兵得令后,撒腿就朝着李逵的房间跑去。
而此时的偏将李逵,由于多日的疲惫和精神高度紧张,好不容易才合上眼睡个大觉。他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在营帐中回荡。
传令兵急匆匆地冲进营帐,大声喊道:“偏将大人,不好了!朝廷大军攻上城头了!”
然而,李逵睡得太沉,一时间竟没有反应。
传令兵心急如焚,又上前几步,用力推了推李逵:“大人,快醒醒啊!”
李逵这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一脸茫然地问道:“什么?发生了何事?”
传令兵再次重复道:“大人,朝廷大军已经攻上城头,王校尉让我来请您速速前往指挥作战!”
李逵一听,瞬间清醒过来,他猛地坐起身,一边骂骂咧咧地穿起盔甲,一边跟着小兵往城楼赶去。
当李逵风风火火地来到城墙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
他惊恐地发现,城墙上已经被朝廷大军彻底占领,那飘扬的旗帜不再是熟悉的己方标识,取而代之的是朝廷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原本熟悉的己方士兵,此时大多已倒在血泊之中,只有零星的几十人正在和敌人抵抗,还有一些人正在不顾一切地逃亡。
他们神色惊恐,丢盔弃甲,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士气和斗志。
李逵望着这一片狼藉的战场,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
他瞪大了眼睛,试图寻找着可以组织反击的机会,但看到的只是朝廷士兵那严阵以待的阵容和冰冷无情的眼神。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李逵喃喃自语,双手紧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他的目光追随着那些逃亡的士兵,心中五味杂陈。曾经坚守的城池,如今已易主,而自己却无力回天。
一阵寒风吹过,李逵不禁打了个寒颤。他知道,这场战斗,他们败了,败得如此彻底,如此不堪。
李逵见大势已去,满心的不甘与愤怒瞬间被无尽的绝望所取代。
他的眼神变得呆滞,望着那被朝廷大军掌控的城墙,嘴里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
愣神之中,旁边的亲卫着急的提醒道,将军,大势已去,咱们还是先撤退吧!
李逵像是突然回过神来,他咬了咬牙,狠下心说道:“兄弟们,跟我走!”说完,便是带着自己的十几个亲卫,匆匆骑马朝着另一处城门奔去,准备逃离。
他们一路上风驰电掣,马蹄扬起阵阵尘土。李逵的脸上满是决绝,他知道,这一逃,未来充满了未知和艰险,但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
“驾!驾!”李逵不断地挥舞着马鞭,催促着胯下的战马加快速度。他身后的亲卫们也是一脸紧张,紧紧跟随。
当他们来到城门前,李逵大声喊道:“快开门!”守城的士兵不敢怠慢,急忙打开城门。
随着城门缓缓打开,李逵等人一刻也不敢停留,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冲了出去。
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城外的道路上,只留下身后那座已经沦陷的安远县城。
当副将王莽率队攻进安远县城后,他也是连忙命人开始清剿城内的叛军。
然而,在这清剿叛军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混乱局面。
由于当初在京城保卫战中,朝廷大军人员紧张,一些三教九流,地痞流氓等为了拿到高额的军饷,纷纷加入军队,导致了这支军队军纪涣散。
一些士兵趁着城中的动荡局势,开始肆意妄为。他们眼中没有了军纪和道德,只有贪婪和欲望。
最开始也只是少部分的士兵开始这样抢掠。
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