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李逸轩率领的吐蕃数十万余军队,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洋州府城外。
此时的天气异常沉闷,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天空,仿佛一块巨大的铅板,沉甸甸地让人喘不过气来。
偶尔吹来一阵微风,却带着丝丝燥热,拂过脸庞,更添几分烦躁不安。
阳光艰难地从云层缝隙中透出几缕,洒在大地上,却没有带来丝毫温暖,反而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一场风暴。
再看那军队的阵容,可谓是气势磅礴。最前方是一列列身着大梁军队铠甲、手持长枪的步兵,他们步伐整齐,眼神坚定地直视前方,宛如一道移动的钢铁城墙,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能让大地微微颤抖,显示出他们严明的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
步兵方阵之后,是一排排威风凛凛的吐蕃骑兵,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身披华丽的战甲,马背上的骑士身姿矫健,手中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骑兵们整齐地排列着,犹如一片钢铁森林,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
在军队的两翼,是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他们背负着长弓,腰挎箭囊,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这些弓箭手都是百里挑一的神射手,他们的存在就像一把隐藏在暗处的利刃,随时准备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而在军队的后方五里,是一辆辆满载着粮草辎重的大车,由一群健壮的骡子拉着缓缓前行。
负责押运的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确保物资的安全。大车一辆接着一辆,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显示出这支军队充足的后勤保障。
说到排兵布阵,李逸轩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根据洋州府城外的地形,巧妙地布置了兵力。
步兵方阵被分成了几个部分,一部分列于最前方,作为先锋部队,负责正面攻城;另一部分则分布在两翼,一旦城内敌人敢出城突袭,就可以与骑兵相互配合,在必要时迅速展开反击。
骑兵则被安排在步兵方阵的后方和两翼,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准备对出城偷袭的敌人进行包抄和突袭。
他们可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迅速穿插到敌人的后方,切断敌人的退路,或者对敌人的侧翼发动突然攻击,打乱敌人的阵脚。
弓箭手们则被部署在后面,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他们可以在远距离对敌人进行射击,有效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步兵和骑兵的进攻创造条件。
此外,李逸轩还在军队的后方设置了预备队,由一些经验丰富、战斗力较强的老兵组成。
这些预备队作为最后的防线,可以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稳定战局,或者对敌人进行追击,扩大战果。
军中的将士们个个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漫长的行军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始终没有退缩。他们相信,在李逸轩副帅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拿下洋州府城,直逼京城……
而李逸轩本人,更是身先士卒,他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身着华丽的铠甲,头戴金盔,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的洋州府城,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不能辜负妻子的信任和将士们的期望。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这支军队取得胜利,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随着军队方阵的逐渐逼近,洋州府城外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仿佛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而李逸轩率领的数十万余军队,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猛虎,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准备在洋州府城谱写一曲壮丽的战争史诗。
很快,洋州府的一众高层将领都匆匆来到了城墙上。
偏将赵毅昂首挺胸地站在墙头,神色坚定,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那重重的阴霾。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稳稳地立在那里,给人一种坚定不移的力量感。
赵毅的脸上毫无惧色,那刚毅的面庞犹如被雕琢过的岩石,每一道线条都写满了坚韧。
他紧抿的嘴唇透露出一种决然,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哪怕敌军来势汹汹,他也绝不退缩半步。
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透着冷静和沉着,像是一泓深不见底的清泉,在这混乱的局势中依然保持着清澈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