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
终于缓缓说道:“朕念你也是一心为公,准你所求,我会给你一道圣旨,但你必须保证他们忠心耿耿。还有就是你说的会彻底解决他们,朕等着看结果。别让朕等太久了。”
李逸轩欣喜若狂,(连连叩头谢恩)“儿臣定不辱使命!一定会尽快解决他们,让父皇您满意。”
皇帝摆摆手,李逸轩退下焦急的等待着。
片刻后,一名太监拿着圣旨来到了李逸轩身边。
李逸轩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圣旨,看了一眼圣旨内容,随后就急匆匆的带着圣旨,赶往山东郡的军粮所在地。
这一路上,李逸轩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焦急万分!
他不断地催促着胯下的骏马快些再快些,恨不得自己能生出双翅直接飞到目的地。
每一刻都让他觉得无比漫长,心中暗自祈祷着时间能够慢一点流逝。
李逸轩深知这次机会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按时运粮食回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道路,脑海里不停地思索着各种应对方案。
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浑然不觉,此刻他的眼中只有那遥远的目标和紧迫的时间限制。
烈日炎炎下,李逸轩一行人满脸疲惫经过一天多的紧张的赶路,终于到达了山东郡军粮所在地。
李逸轩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军粮,长舒了一口气。
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负责军粮的官员百般推脱,不愿发放。
李逸轩眉头紧皱,眼神凌厉,厉声道:“我奉陛下旨意前来调粮,你竟敢阻拦?就不怕陛下怪罪。”
那官员(唯唯诺诺,眼神躲闪)说道:“四殿下,这军粮数量有限,万一前线战事有变,那可如何是好?”
李逸轩(怒不可遏,上前一步)吼道:“如今几万招安的起义军等着这些粮食救命,又有陛下圣旨在此,若出了乱子,你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官员(吓得浑身一颤,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才不情不愿地开始安排发放粮食。
李逸轩亲自监督着粮食的装载,一刻也不敢松懈。
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批粮食能顺利运回去,解那几万起义军的燃眉之急。
忙碌了大半天,所有的粮食终于装上了马车。
李逸轩顾不上休息,带领着车队立刻启程返回。
一路上,他不断催促着队伍加快速度,同时保持着高度警惕。
李逸轩看着马车行进的速度,无奈的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样速度前进,起码需要三天,
不行,要是三天以后到达,断粮就两天了,说不定就会出大乱子。
我得想一个办法,思索了一会。
李逸轩决定派出一队人马轻装简行,让他们提前通知大将军周熊做好接应准备,并告知他们耐心等待,切不可生事。
同时,他下令让部分士兵护送几十辆装着少量粮食的马车抄近路前行,以争取更快速度赶回去。
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继续沿着原路前进,确保物资的安全运输。
河南郡,
军营内,几万起义军每天吃一顿,而且还吃不饱,很多人已经饿得走路都不稳了。
大将军周熊看着这些虚弱的士兵,心中满是愧疚,他走进营帐,只见几个士兵虚弱地靠在一起,(有气无力地说着)“不知道还能不能撑下去。这四殿下出去几天了,也没个信传回来。”
大将军周熊握紧拳头,暗暗期盼着,四皇子你一定要尽快解决粮食问题啊!
这时,一个年轻的士兵晃晃悠悠地站起来,(声音微弱)“大将军,再这样下去,我真的不行了。”
大将军周熊(眼眶泛红)说道:“大家再坚持一下,四皇子已经出去几天了,粮食应该马上就到了。”
走出营帐,大将军周熊心急如焚地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吵闹声,远远望过去,好像是四皇子的亲卫队伍回来了,心中又多了几分期待。
过了一会,几个亲卫来到大将军周熊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禀报道,大将军,我家殿下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请你立刻派人去接应,说着又从胸口的衣服里摸出来一封书信。
大将军周熊接过书信,连忙撕开,快速的看完。
又把书信递给了身边的副将王莽,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