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则是满怀期待,目光坚定地望着新君,心中默默想着:“陛下既有此壮志,臣定当全力辅佐,助陛下成就这千秋伟业。”
其他大臣们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低头沉思,表情复杂。
其中一些老臣忧心忡忡,担心新君年轻气盛,难以应对诸多复杂的局势;而一些年轻的官员则跃跃欲试,期望在新的朝局中一展抱负。
武将们则大多神情严肃,紧握着拳头,只等新君一声令下,便愿为国家开疆拓土,奋勇杀敌。
在这朝堂之上,众人虽表面恭敬,但不少人却是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李逸风的开元盛世之路,注定充满了挑战和考验。
而远在北方的突厥人在得知大梁王朝皇帝驾崩后陷入内乱之时,他们的营帐中便开始了频繁而激烈的讨论。
各个部落的首领们围坐在一起,神色各异,各方意见不一。
有的首领目光贪婪,挥舞着粗壮的手臂,大声说道:“这是天赐良机!大梁王朝如今内乱不止,我们应当立刻出兵,趁火打劫,抢夺他们的财富和土地!”
有的则较为谨慎,摸着下巴,沉思道:“不可轻举妄动,大梁王朝底蕴深厚,或许还有反击之力。”
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当他们接到探子的禀报,大皇子、二皇子和朝廷已经陷入对峙的局面,更多的人开始倾向出兵。
一位狡猾的谋士站出来,眯着眼睛说道:“诸位,现在的局面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我们可以暗中挑拨,让朝廷和大皇子、二皇子水火不相容,把这趟水彻底搅浑。
他们打得越激烈,我们能捞到的好处就越多。
等到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出兵,必能大获全胜!”
这番话让许多原本犹豫的首领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坐在上方的突厥大王阿史那都兰思索后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那咱们等明年雪化了也去凑凑热闹。
现在就让他们先打吧!先让他们狗咬狗,咱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去捞点好处。”
他看着谋士哈丹察说道,“这件事就由你负责,一定要让他们打得越凶越好,要是大皇子、二皇子他们被朝廷打得不行了。
咱们也可以向大皇子、二皇子提供一些战马、银子,反正就是一些必要的帮助,一定要让他们跟朝廷对着干。”
哈丹察恭敬地行礼道:“大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定会将此事办妥,让大梁王朝陷入更深的混乱。”
阿史那都兰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很好,只要我们计划得当,大梁王朝的财富和土地必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帐中众人纷纷露出贪婪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梁王朝在他们的算计下分崩离析,而他们则满载而归的场景。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突厥人开始暗中谋划和支持大皇子、二皇子的军队跟朝廷对着干,准备在大梁王朝的内乱中狠狠地分一杯羹。
而在西南边陲之地,吐蕃人也是蠢蠢欲动。
在他们的营帐之中,气氛紧张而热烈。
吐蕃的众大臣和大王赤松德赞正在激烈的讨论着。
大臣索朗旺堆率先说道:“大王,如今大梁皇帝驾崩,朝廷陷入内乱,大皇子和二皇子又起兵造反,这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应当出兵前去分一杯羹。”
另一位大臣丹增罗布紧接着附和道:“是啊,大王。我们等这样的机会已经很久了,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大臣次仁多吉却面露担忧之色,说道:“大王,此事还需慎重考虑。大梁王朝底蕴深厚,我们贸然出兵,或许会陷入困境。”
这时,性格冲动的大臣格桑扎西大声反驳道:“次仁多吉,你就是太过胆小。如此良机,若不把握,定会后悔莫及。”
大王赤松德赞坐在王座上,目光深沉地看着众人争论不休,心中也在权衡着利弊。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口说道:“众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这机会实在难得。本王决定,出兵!但务必做好周全的准备,不可轻敌。”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大王之命!”
于是,吐蕃也开始积极调动兵马,准备趁大凉内乱之际,谋取利益。
而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咱们的老朋友,他在得知自己的父皇驾崩后,大哥、二哥又率兵谋反,他的眼中闪过一抹阴鸷的光芒,心中涌起了一股邪恶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