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叹一口气,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这乱世之中,危机四伏,各方势力都在为了生存和利益而争斗。
如果没有足够精良的武器装备,如何能在这混乱的世道中立足?又怎能保护身边的兄弟和无辜的百姓?”
杨毅停下脚步,双手握拳,暗暗下定决心:“这附近要是有铁矿就好了,看来还是得从……
唉!无论多么困难,我都一定要找到更多更好的武器装备,壮大自己的力量,才能在这乱世中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充满挑战但又充满希望的道路。
不然以后,若是遇到更强大的敌人,或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仅靠现有的资源和装备,根本无法应对。
另一边,锦州府城外,李逸轩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地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朝着山南郡始州府前行。
在他身后,是吐蕃的八万余精锐之士,他们个个身强体壮,士气高昂,盔甲和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而在吐蕃军队之中,还夹杂着投降整编过后的大梁士兵三万余人。这些曾经的大梁军人,身着破旧的战甲,神色复杂地跟随在队伍中。
李逸轩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和大帅葛尔丹商议后决定分头行动,由李逸轩率领军队一路攻击前进,向东直击大梁京城。
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马蹄声和脚步声如同闷雷一般,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李逸轩心中暗暗盘算着作战计划,他深知这一场战役的艰难,必须要精心谋划,才能确保胜利。
他时不时转头观察着队伍的行进情况,而思绪却是已经飞到了京城,回想起曾经在皇宫的一桩桩一件件痛苦的往事,简直不堪回首,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你们血债血偿……
在这支庞大的军队中,时不时弥漫着欢声笑语,很多吐蕃士兵都流露出充满期待又贪婪的眼神。
因为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他们将前往大梁最繁华的京城,那里有数不清的美女,财富,土地……
与此同时,另一边,在关内郡的丰州府城外,气氛凝重而紧张。
镇国大将军赵凌云身着重甲,英姿飒爽地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台下排列整齐的士兵。
他率领着手底下的 八万余士兵经过一个多月的昼伏夜出的赶路,终于来到了丰州府城外,准备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行动——切断突厥大军后方的粮草部队,使其军心大乱时,在一举歼灭突厥大军。
赵凌云面色严肃,声如洪钟地向士兵们训话:“将士们,突厥贼寇扰我边境,杀我百姓,占我河山。今日,我们就要给他们致命一击,让他们知道我朝儿郎的英勇无畏!”士兵们群情激昂,齐声高呼,喊声震天动地。
赵凌云仔细地审视着手中的地图,与副将们商讨着作战细节。他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神情专注而坚定:“我们要趁着夜色的掩护,迅速穿过这片山谷,绕到突厥大军的后方。务必保持安静,不能让敌人察觉。”
士兵们开始检查武器装备,整理行装,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然。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险,但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幸福,他们毫不退缩。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泛起一片金黄。随着夜幕降临,将士们接到命令迅速集结。
赵凌云骑在高头大马上,大手一挥,喊道:“出发!”
两万余士兵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未知的战场挺进,他们的身影在暮色中渐行渐远,只留下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经过一夜的奔波,赵凌云率领的大军终于插到了突厥大军的后面。
清晨,阳光刚刚洒在营地,两名斥候满脸尘土、急匆匆地来到镇国大将军赵凌云的面前。
他们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启禀将军,前方十里发现一队运粮的突厥骑兵。运粮的队伍规模不小,大概有一千人左右。
他们押送着几十辆马车的粮食,还有大量喂马的草料。那些粮食一袋袋堆积如山,草料一捆捆摆放整齐。
根据观察守卫的情形,很松懈,将军,咱们要不要……” 赵凌云听闻,眉头微微一皱,陷入了沉思。
很快,赵凌云目光一凝,果断地命令道:“李偏将!”手下的偏将李偏将立刻上前抱拳应道:“末将在!”
赵凌云神色严肃,大声说道:“现命你率领 五千人马,迅速包围上去,务必剿灭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