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更有意思,华灯文咏是今日之景,对比旧河山,便是前胡时的平阳,差距极大,为何会如此呢?最后一句给出回答。
文孝景康,便是大庆开国以来的四个皇帝,苍梧乃雄健有力的神树,意思是这一切都靠四位皇帝种下的苍梧神树,才有今日这般盛会之景。”
以李卓的文学积累,想要读懂这首诗没有任何问题。
即便以他挑剔的目光来看,这首诗也值两响,它完美的符合出题人的用心,辞藻也过的去,自然没什么问题。
做为第一首引起文鼓敲响,永林桥传唱的诗词,徐正徐浩之这个名字,在今夜之后定然会声名鹊起。
随着时间的流逝,玲珑诗会也逐渐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自己的诗词写好,送到船上。
其中以第二题最多,第一题次之,第三题最少,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山水之体最容易成诗,不管好不好,先写一首再说,万一就行了呢?
当然,也有人对自己的作品信心十足,因为他们押对题了。
有的人猜到了可能有山水题目,或者以前写过一首与此相关的好诗词,眼下正好拿来用。
反正都是自己写的,也不用担心被人说抄袭什么的。
文鼓至此已经敲响八回,目前次数最多的,是一位名叫汤文汤景美的才子。
他是上京人士,本来就有不小的才名,引起了文鼓五响。
“徐院长,您快看看此作,当真是不错至极。”
虽然这次诗会来的人很多,但实际参加的人也就数百而已,即便是大庆文风鼎盛,也不是人人都能写诗作词的。
白玲珑的船中,王存手捧一词,有些激动的来到徐孝同跟前,双手恭敬的递了过去。
“田朗?”
看到这首诗的作者后,徐孝同愣了下,表情显然有些意外。
他当然认得田朗是谁,当今榜眼,曾经也想拜他为师,被徐孝同拒绝。
理由很简单,徐孝同认为此子心术不正,他拜自己为师也不是为了学问,只是图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