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成帝似是心情不错,留在飞鸾宫逗弄元芷元宁,用过了午膳才离开。
出了飞鸾宫,景成帝没有坐御辇,闲闲踱步在宫道之中,青岚落后半步紧跟其后。
青岚跟在景成帝身边已近三十年,自然能看出皇帝此时其实是心绪不佳。
二人走了许久,最终停在长乐宫门前。
庄穆皇后离世后,长乐宫再无主人,除了皇帝和洒扫的宫侍,不许任何人踏足,连青岚都不曾进去过。
“陛下,可要叫人打开宫门?”
景成帝不答,反而是一声叹息:“冬儿已经走了十多年了。”
青岚沉默,他知道景成帝现在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一个能听她说心事的人。
御前总管时时刻刻伴驾,比后宫君侍和皇帝的关系更紧密。这些不能说给人听的事情,只有青岚可以知晓。
“琮儿继承了他的通透,也继承了他的柔软。当年他若是手段强硬些,现在也许还活得好好的。这份柔软生在皇家,朕还能护着她多久?”景成帝顿了顿,“她现在愿意提点老三,帮衬老四,对老六也多有援手,将来她们中的谁坐上这个位置,能不能给她一世安稳。朕答应冬儿,要让琮儿好好活着,朕怎么才能不食言?”
一面要选出合适的继承人,无愧于列祖列宗,一面又要实现对庄穆皇后的承诺,如何能两全?
元琮的制衡之道已经十分熟练,她在妹妹们之间协调缓和的能力,可见一斑。她的缺点也很明显,野心不足。
这一点上,最出色的还是元琦。在元瑾元琅还盯着朝中的势力时,她已经看到了遥远的海洋。
在元琮的提点下,元琦对元瑜示好,同时也是向景成帝展示姐妹友善的一面。但是她表现得太完美了,完美到景成帝不敢相信这是她的真实面目。
“朕给她一个机会吧。”
元琦并不知道,她的这番表现,既讨了皇帝的欢心,也惹了皇帝的疑心。景成帝走后,元琦留了卫念秋和两个孩子在飞鸾宫,自己去东宫见元琮。
东宫的宫侍领着元琦进了书房后的内室,元琮只着中衣,散着头发,将怀中的熟睡孩子轻轻放到榻上。
“阿萝近来病了,非要我抱着才肯睡觉。衣衫不整,让三妹见笑了。”
元琦忙道:“是臣妹来的不是时候。”
元琮将外袍披在身上:“知道你今天进宫定要来我这里坐一坐的,早让人备了好茶,你去外间略等一等,我束了发便出去。”
元琦却没有依言出去,反而是拿起了玉梳:“我替姐姐束发吧。”
元琮笑道:“何至于劳动你堂堂亲王做这侍从之事?”
却也没有反对。
元琦握着梳子,顺着发丝一梳到底:“那年我刚进南书房,母皇不允许带宫侍伺候,我年纪小,不都是姐姐日日替我梳头。”
元琮不由笑了起来:“那时候都年纪小,夫子管得严,母皇还不许带宫侍,我是长姐,少不得要替你们多周全。这么多年了,你还记着。”
元琦将元琮的头发结成髻,以玉冠固定:“太女姐姐对我诸多照拂,若是忘了,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辈?”
元琮看着镜子里整齐的头发,和元琦真诚的神色:“那时候大皇兄不做课业总是受罚,我还替他受过。四妹刚上南书房,就被云儿泼湿了课业哭了一场,还是我送她回良父君宫里的。六妹背不出书被夫子责骂,也是央着我替她求的情。一晃都过去二十多年了。”
元琦放下梳子,和元琮一起出了内室,宫侍奉上茶来,追忆往昔便到此为止。
“你擅借战船的事,可有向母皇请罪?”
元琦点头:“母皇并未多加苛责,让明年出海的府兵前往桃州受训。”
“这便好。”元琮放下心来,“你着实是胆大,这样的事你也敢擅自做主。于翔的战报送上来的时候,我都替你捏了把汗。”
元琦眨眨眼睛:“当时情况紧急,越早剿灭海寇,百姓的损失就越小。何况,我知道姐姐会替我在母皇面前打圆场的。”
元琮颇有些不赞同:“只此一次,下回再做这种事,我也不管你了。”
元琮知道她心中有分寸,便也不再责备:“你那个学堂若是无甚差错,明年我会向母皇请旨,以朝廷的名义再建一座。还有着书的人选,你怎么答母皇的?”
元琦起身,对元琮郑重一揖:“此事多谢姐姐点拨。”
见她这样,元琮明白她是领会了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