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开车之后,李卫民就不管了,让杨大喜兄弟俩自己干。
具体的事情交给具体的人干,李卫民只要负责维护好关系就行。
大老鳖开路,无论是第一招待所,还是第二招待所,就连新城煤矿后勤处的周处长,现在都成了李卫民的关系户。
尤其是周处长,给领导送了两只大老鳖之后,好是被领导一顿夸奖,看见李卫民就乐得跟菊花似的,平价煤炭一下子就批了五百吨!
未雨绸缪,不等第一招待所的煤炭饱和,李卫民就开始开辟新销路。
五金厂,橡胶厂,纺纱厂,几乎是一去一个准,没有任何一个单位的领导把李卫民拒之门外。
一是煤炭紧俏,二就是李卫民新城第一招待所采购的名头唬人,谁会不相信鼎鼎大名的新城第一招待所呢!
尽管看似形势一片大好,李卫民却没有被金钱冲昏头脑。
和开放后的某些牛人比起来,自己这才哪到哪,用小打小闹来形容,都是对小打小闹的一种不尊重!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一种人,别的不干,既不进货,也不卖货,只是批条子,一次就能赚几万,几十万,乃至成百上千万!
没错,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倒卖计划内物资。
有些有路子的人,利用手中的……那个什么权,什么力,什么具体的事情都不用干,只要写一张计划内物资的批条,倒手一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且是特别特别特别的满!
严格说起来,李卫民找周处长开的平价煤炭,走的就是这种路子,只是规模太小,和人家比起来,连小巫见大巫都算不上。
不过,以现如今的情况,李卫民这么搞,就已经基本到顶了。
一是形势不允许,二就是李卫民没有那些牛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