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自己那一刻有多欢喜!不是因为自己当上了人人艳羡的太子妃,而是因为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不再受人歧视,可以有尊严地活在大明宫了!
安乐公主因为他被册封为太子既恼且妒,每每找他麻烦,还当面羞辱他,呼之为奴。
自己日日忧心,想方设法地保护他,在得知安乐公主和武延秀有私情后,第一时间就在晚宴派安兰设计,目的就是挑动武家兄弟内斗,稳固他太子的地位。
难道自己过往做的一切,换来的竟是这般结局吗?
太子妃神色如大海兴波、变幻莫测,先是忧伤,继而愤怒.....最终化作一抹柔情。
她将自己掉落的发髻细心盘好,又拢了拢耳边的碎发。
也许是刚哭过的原因,本就娇美的脸庞竟像被雨水洗过的牡丹,更增艳丽。
她低下头将自己的衣衫整理好。
自己是弘农杨氏的女儿,死也要死的有尊严!
太子妃抬起头,一汪清泉般的眼眸里透着几分凄婉,她平静地注视着高高在上的圣人李显。
“圣人明鉴,儿臣确实被邪祟附身,惊扰了太子,以至于让他做出很多糊涂事,过往那些荒唐皆与太子无关,他都是被儿臣迷惑的!”
太子妃的语速不急不缓,她眸中的光渐渐明亮,仿佛天上最耀眼的星辰。
李重俊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他设想过一切场景,包括太子妃指着自己的鼻子,大骂自己的薄情.....甚至冲上来扭打自己,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说辞:
怎么与她撇清关系,怎么借此指责她真的是被邪祟附体,怎么向父亲李显忏悔,自己以往所作的荒唐事,都是受她迷惑......
他想了千万种场景,可唯独没有想到现在所发生的一切。
李显很意外,太子妃竟然会说出这些话,他有些迟疑,刚想开口说什么,就被安乐公主急匆匆地打断了。
“既然太子妃已经认罪,阿耶该早作决断才是,现在长安城的百姓都在这里看着呢,如果不处置了这个妖孽,如何安定民心?”
李显正色道:“慧樊,既然太子妃已经承认被邪祟附体,该如何处置才能让其不危害大唐国运?”
慧樊假意思索片刻,双手合十:“可将太子妃绑在一块大石上,沉入定昆池池底,亦或是由贫僧亲自点起业火,焚烧七七四十九天,让她随风而散。”
众人全都不寒而栗。
太子妃却异常平静,好像要赴死的并不是她。
李显眼中寒芒一闪而过,随后放沉声音:“虽然邪祟要除,但太子妃毕竟出身弘农杨氏,又是我天家儿媳,此举过了。”
安乐公主有些不悦。
李显想了想,吩咐身边的王承。
“赐太子妃鸩酒!”
“儿臣谢圣人。”
太子妃躬身行礼,她很感激李显为她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李重俊从头到尾一言未发,可细心的人还是能看见他藏在袖子里,已经捏的发白的指节。
太子妃莲步盈盈,行到李重俊身前,款款下拜。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君身常健、三愿岁如春日宴,朝朝得欢颜。”
太子妃的语气轻柔,仿佛是将要远行的妻子对丈夫的临别叮咛。
李重俊不敢与妻子对视,慌忙将视线移向地下。
太子妃膝行到他脚下,用只有二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细语。
“重俊,我不怪你,谢谢你带我看洛阳的牡丹,珍儿很喜欢。”
话音刚落,太子妃就迅速起身,再不发一言,落落大方地跟随王承往后边帐篷行去,片刻后,王承一人回来禀告。
“圣人,太子妃没了。”
惊心动魄的一幕就以这样的结局落场了,在座的人都有些神思恍惚。
“儿…儿臣有罪,过往被妖人迷惑,做了很多荒唐事,请圣人责罚。”
太子李崇俊匍匐在地,泪如雨下,只是不知这泪是真心悔过,还是为惨死的妻子所流。
李显缓步走下台阶,扶起儿子,和颜悦色地道。
“你能知道自己过往荒唐,为父很欣慰,既然是受妖人迷惑,朕又如何能责罚你?以后切记要行止端正,不可辜负大唐百姓对你的期望。”
“多谢阿耶宽宏!”
这是李崇俊第一次在多人场合称呼李显阿耶,以前他都是口呼圣人,这称呼虽然尊敬,却透着一股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