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成功改制,带动了全市国企改革的热潮,一时间产业重组,关停并转,全市的国有企业,包括政府机关都在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什么。
新钢股票一上市,股民们立即争相抢购,新钢账面的资金滚雪球一般疯涨。钢厂的效益也是水涨船高,一跃成为了全市效益最好的企业。
欧阳春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亲自找了董兆全,他把利用厂区空地再上马一套炼钢炉扩大生产能力的想法和董兆全说了,他不想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董兆全正坐在座位上闭着眼睛休息,见欧阳春进来了,睁开了眼睛,把身体坐直了,看着欧阳春。尽管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股份制改造,但作为企业法人,他什么事都必须了解甚至过问,这让他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董兆全指了指沙发,起身说。
“来啦,去沙发坐吧。”
说着话,董兆全和欧阳春一起来到沙发处坐下。
茶壶里的茶水尚温,董兆全倒了一杯送到欧阳春的面前,说。
“我刚才沏的茶,正宗的毛尖,还没有凉,接了个电话就忘了喝了,看来不服老不行喽。”
欧阳春端起茶杯边喝边笑着说。
“您可不老,干起活来的劲头和年轻人比都不差,生龙活虎的,不减当年哟。”
欧阳春现在已经学会了打太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遇事也从来不急。
董兆全笑了笑,后背靠着沙发,问。
“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又有什么事要辛苦我这个董事长了?”
欧阳春把茶杯放到茶几上,也坐直了身体,笑着说。
“什么人都别想在董事长面前抖激灵,那我就直说啦?”
董兆全微笑着点了点头。
“说吧,我听着呢。”
欧阳春整理了一下思路,一本正经地说。
“是这样,现在咱们厂的效益好了,资金也充足了,我想利用这次机会,把咱们的产能再提高一下。上次建新区的时候因为涉及到太多的外汇,上面审核没有批,我觉得现在正是好时候,不知道董事长同意不同意?”
董兆全似乎已经猜到了欧阳春要说这个,他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扩大产能也很有必要。我考虑的是,咱们厂的股份制改革刚刚完成,虽说暂时看效益很好,大家也都很满意,可是,毕竟才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还要慢慢走,稳扎稳打才行。我觉得还是先不要急着扩能,先稳定一年半载的再动,我也不瞒你,可能再过一阵子我就调走了,我不想因为扩能发生意外的事端。”
欧阳春也听到小道消息,因为改革试点的成功,孙振东准备把董兆全调到国资委主持工作,主抓全市的国企改革。因此,他对董兆全的话并不感到意外,也能够理解,但他并不想放弃。
“我记得一个讲座上说,一个企业的竞争力靠的是实力和规模,没有规模的企业,实力再强也占据不了太大的利润空间。我查阅了一下资料,目前,国内比我厂规模大实力强的钢铁企业就有五家,在亚州可能连前五十名都进不去。现在是国家基础建设的蓬勃期,钢材市场需求量大,钢铁厂的效益空前的好,很快就会有很多新钢铁企业加入竞争。如果我们不抓紧扩大规模,将来我们的竞争就会很残酷,股份制改革的红利也可能会缩水,所以,我还是坚持扩能。”
董兆全也清楚钢厂目前的排名,也清楚钢厂的竞争力并不是很强,但他真的不想在离职前折腾了,他需要一个稳定的钢厂作为他离职的铺垫。可是,欧阳春的话是一个真正想干事的人的正确想法,他也很赞同,但他还是不能轻易答应。
“你说得有道理,我很赞同,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也吃不了一个胖子。等个一年半载的,等我走了,你们再大干一场,也不失是一个机遇。我这么说显得很狭隘,更重要的是,钢厂的发展需要先稳定基础,这就像是盖楼房,基础不扎实,你就盖不起高楼。咱们用一年半载把钢厂的基础打扎实了,然后我们再技术改造或扩能都可以,我们也有精力和资金去做一些有效的事,你说是不是?”
董兆全虽然是在征询欧阳春的意见,其实,他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不用再商量了,他不同意现在扩能。
欧阳春自然能听出董兆全的意思,他并不着急,他已经决定了,今天不达目的绝不走。
“董事长说的话也有道理,基础工作我们到什么时候都必须做扎实了,这是企业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