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唯一没有干活的人只有李玉染,她坐着休息了一会,左右一看,去帮两个孩子捡木柴。
那女孩朝她甜甜一笑,灵动的大眼睛里满是好奇,但什么话也没说,一边照看弟弟,一边把柴往锅灶处拿。
那妇人手脚很麻利,很快一大锅切了碎野菜的面汤就煮好了。
妇人取了个鸡蛋打到一个碗里,用热面汤冲了,成一碗蛋花面汤。
然后一分为二,给两个孩子。剩下的面汤盛了六碗,一人一碗。
又拿出两块干面饼,放灶上烤热,切成小块,一人分一块。
这就是午饭,李玉染走了三个时辰的路,觉得自己累的能吃下一头牛,没想到午饭简单成这样,连一滴油星都没有。
她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把自己的那份吃了。老班主似乎对她不挑食,且一路极为安静之举很满意。
之前顺路带的人,都会抱怨吃的差,走路累啥的。
哼,想吃好的,想坐车,多出钱去跟大商队啊!跟他这个小戏班,还想吃肉,想屁吃呢!
吃了饭原地休息了两刻钟,老班主便招唤众人接着赶路。他偶尔想到一事,拿出路引喊李玉染看:“识字吗小子?”
李玉染沉思片刻,在掖庭和凌王府,她一直佯装不识字。现在自然她越是与李玉染不同,越不容易被找到。
便点头道:“识字。”
老班主指着路引道:“那你认清些,遇到官兵查卡,这就是你的名字。”
李玉染伸头一看,‘李逍’二字映入眼帘,这名字不错,她喜欢!
好奇问道:“李逍人呢?我顶了他的名字,他在何处?”
老班主满目悲伤,沉默半晌才道:“他是我的幼子,上个月病没了。”
李玉染轻叹一声道:“您节哀。”
老班主苦笑一声:“我为赚几个带路钱,他死了也不能给他消藉,还得卖他的名字换钱。”
那女子跑过来安慰道:“等我们回到家乡,就给阿弟消藉,再风光大葬。阿爹别自责,咱们,没办法啊!”
结果人没安慰好,她自己倒先哭了起来。
那方脸汉子忙牵着儿女去安抚妻子,李玉染悄悄退到一旁,刚看路引她也看到其他几人的名字。
这女子叫李遥,是老班主的女儿,一双儿女的名字叫逍遥,自己却在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还要东奔西走讨生活。
方脸汉子是李遥的丈夫,也姓李,名字极为普通,叫李大壮。一双儿女叫李灵儿和李多福,小名福福。
另外两个男子是老班主收的徒弟,高个子叫李雪梅,矮点的叫李春花。
她开始觉得这两个男人的名字有些怪,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老班主收养的孤儿,为登台取的戏名。
跟着李家戏班赶路,除了吃的差,住的更差,老班主主打就是一个穷游省钱。
能住不要钱的破庙就住庙,不行就出最少的钱借住村镇人家,天气好就直接宿在野外。
除了李遥和一双儿女能睡马车里,其他人都是裹个薄毯睡地上。
条件再差,也比李玉染独自一人在荒野中宿山洞的强,所以她欣然接受,从未抱怨过。
并且他们已经离长安很远了,既没遇到追兵,也没遇到检查路引的关卡,这让她长长地松了口气。
看来凌府的人并没有怀疑她的死,追查逃跑的珊瑚,肯定是先从她的家人查,没想到‘珊瑚’早就逃出长安。
跟李玉染所料的差不多,此时的凌王府正在全城搜寻珊瑚。
凌正忠死在玉姨娘的床上,老太太和徐嘉荣再怎么瞒。
可架不住那晚的火势太大,不光整个凌王府大乱,连禁军都赶来灭火,想瞒也瞒不住啊!
很快这件事就在京城的勋贵之间传开了,贵妃娘娘很生气,凌王才出征,二叔就欺负他的爱妾。
那玉姨娘也算有骨气,宁可玉石俱焚,也不愿意委身。
因为二老爷死的不光彩,又惹怒了贵妃娘娘特地下令,葬礼从简。
老太太接连失两子,两度白发人送黑发人,打击之下病倒。
徐嘉荣一边承受着丧夫之痛,一边忍受着旁人的闲言碎语,一边还要安排丧礼之事,忙的不可开交。
她早先怨恨二老爷左一个妾,右一个姬的往家里领,自己又没平事,既没承王位,也没在朝中领个好差事,处处被凌牧萧压一头。
她还要防着凌牧萧娶妻之后,夺走管家之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