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米恩,斗米仇。”乌龙没有任何神情变化,好像再讲一个非常正常的人间真理。
如果是两个没有生活经历的大学生,在寝室里高谈阔论,谈到了这个话题,然后聊了起来,或许可以心无波澜。
但是真正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管一个人的性情如何,都是极大的打击,好人会受到打击,觉得人间不值得。
哪怕是可以做出这种事,也可以理解这种事的坏人,也会感觉很不爽,难得做一次好事,竟然会是这种结局。
所以祝平炎再三确定这是真事后,不可置信的说:“为什么?就算他是坏透了的人,恩将仇报也得有个理由吧,杀了你有什么好处?”
“你觉得这瓶水值多少钱,如果是你,你要怎么报答这个恩人?”
“这瓶水救了我一命,这瓶水当然值一条命。”
“你要自杀还恩情?你死了对我可没有任何好处,这样吧,在你快死的时候,你是不是想着,用全部身家换一瓶水也愿意?”
祝平炎成功代入场景,茫然的点头。
“那我给你一瓶水,你就把全部家产给我吧。”
“啊?”祝平炎很不可思议,这逻辑好像哪里有问题?
“你的命难道不如那些身外之物有价值?”
“话是这么说。”这逻辑肯定哪里有问题。
“他不想把全部家产给我,所以想要杀了我。”
祝平炎还是不解:“你真的要他把全部家产给你?”
“我要他的家产做什么,我甚至没要他帮我,是他自己觉得必须要还我的恩情,但又还不上。”
毫无利益的恩将仇报不好理解,但是为了保住全部家产,一个道德底线低的坏人,把恩人杀死,这好像就没那么难理解了。
可这个逻辑中,依然有难以理解的部分:“可是你又没要求他,他能做出杀死救命恩人这种事,无论出于任何理由,都可见得不是什么好人。既然他是坏人,又为什么会想用全部家产还你的恩情呢?
如果他是好人,就不该杀你,如果他是坏人,就该还你一瓶水。”
“所以他一半是好人,一半是坏人,这样的人很多,大部分有道德缺陷的坏人,也懂得知恩图报,或许他就是那个懂得知恩图报,却又过于贪婪残忍的人。”
祝平炎还是不能理解:“他可以贪婪残忍,这世上很多这样的人,但如果他真的懂知恩图报,又怎么会杀你呢?”
“很多时候,做好人不是自愿的。”
祝平炎陷入沉思,乌龙等了一会,见他能理解了,接着解释。
所有人的意志组成了这个世界的道德规范,符合道德规范,无论是内在和外在都会获得很多好处,所以有些人会被迫去当一个好人。
一个贪婪残忍的人,也更愿意相信自己是个好人,起码不是坏人,所以他知恩图报,别人帮助他,他就会加倍帮回去,这样能让他获得更多帮助,也能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我不是坏人,对我好的人,我自然会善待。
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这样的难题,我用十分廉价的一瓶水救了他的命,他却不知道该怎么报答这一瓶水。
还我一百,一千,哪怕一万瓶水,都不足以还恩情,在不断给这瓶水加价的过程中,他的贪婪开始占据上风,逐渐对我起了杀意。
这是后来他对我说的,但我觉得这只是内部原因,更主要的应该是外部原因。
比如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他杀了我,永远没人知道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但如果不杀我,又不还我的恩情,一向以知恩图报自居的人,就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忘恩负义。
如果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出这种事情不能理解,那一个贪婪残忍,却以知恩图报自豪的人,为了维护他知恩图报的形象,做出这种事,就不太难理解了吧。
祝平炎沉默不语,忽然问道:“如果他是一个好人,而你真的想要他全部家产,难道他就要给你吗?”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挟恩谋利。如果是财产,一瓶水和全部家产显然不能划等号,如果是救命,那生命只能还以生命,今日我救他,来日他救我。”
“这样的承诺会不会太敷衍了,毕竟你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相遇,更何谈他救你了。”
“付出要和回报对等,他得到了一条命,所以将来如果能救我,即便豁出性命也要救我,而我付出的只是一瓶水,所以换来一个虚无缥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活命机会,对大家都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