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平炎的盔甲曾经完全抵挡了那些土匪的攻击,但是看着迎面冲来庞然大物,他一点信心都没有,所以他才会害怕。
害怕很正常,和疼痛一样,虽然是负面情绪,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但问题是他害怕的方式不对。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在遇到突发的危险时,都会有应激行为,这其实就是身体害怕你在关键的时候脑子不够用,提前编好了一套流程,到时候什么都不用想,按照这套流程走就行。
有些人在害怕的时候会丧失理智,这会让他们在面对不可战胜的敌人时,依然能殊死抵,虽然抵抗的结果往往还是失败,但终究是抵抗过了,有极小的希望成功。
有些人在害怕的时候会丧失勇气,即便有机会也会选择放弃,逃跑永远他们的第一选择,虽然这会让他们错过反败为胜的机会,但是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更大概率存活。
而有些人没有这种应激行为,关键时刻需要他自行思考判断。
如这人聪明且思维敏捷,就能在危急关头冷静理智的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也就是所谓的临危不乱,这是天赋,羡慕不来。
不过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没有应激行为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也不算是天赋。
因为没有应激行为,就必须全仰仗大脑的思考,可对于自身素质不够的人,大脑根本无法在这关键的一秒内思考出办法。
聪明,且思维敏捷,缺一不可。
不够聪明,即使思维敏捷,也无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也有些人实际很聪明,但是思虑太多,无法快速给出结果,在这种时候和笨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大部分没有应激行为的人,是算不上临危不乱的,他们在危险到来的时候没有反应,是因为身体没有条件反射,脑子又不够快,所以整个人呆在那一动不动。
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冻结效应,在思考出结果之前,身体就想是冻结了一样,很多人都有这张种情况。
这和祝平炎很像,但并非一样。
所谓冻结效应,并不是身体真的僵硬不动,而是脑子反应不过来,没有给身体下达指令,所以大部分人的“冻结”时间都很短。
祝平炎的情况更加严重,他的身体僵硬不是思维冻结,而是真正的肌肉僵硬,就算他的思维恢复正常,清醒的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他的身体也无法响应。
无论是逃跑还是疯狂,亦或者交给大脑自己思考,都是在求存,像祝平炎这样浑身僵硬,却更像是求死。
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不是在求死,而是在装死,很多时候相较于惊慌失措,装死反而能幸存。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群体创造的弃子。
众所周知,我不需要跑赢狮子,只需要跑赢其他人就行。
当群体遇到危险时,丢出一个弃子,反而能让大部分人活下去。
这种说法其实不太符合进化论,不过对于祝平炎来说,或许更适合点。
“可是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就算是弃子,也没有任何价值啊。”
就像是抗争命运一般,他竭尽全力的嘶吼,不甘于像木头一样被吃掉,想要尽力抬起手里的枪,可还是没能成功,那头熊跑的太快了。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相较于人,熊其实并不笨重,它的短跑速度比人类的极限还要快,短短四十多米的距离,三秒就跑过来了,这个时间还不足以让祝平炎恢复正常。
但是祝平炎这一声嘶吼还是救了他的命,因为那头熊被他这一声大吼镇住了,主动停了来。
在人们的想象中,野生动物应该是凶残且无畏的,但实际上即便是熊这种大型食肉动物,也非常谨慎。
人受伤了还能去医院,还能有亲人朋友的陪伴照顾,即便是古代,断手断脚却存活下来的也大有人在。
可对于熊这种单打独斗的野生动物来说,受伤了只能自己抗,如果受重伤,可能会有好几个月只能躺在树洞里等待伤势恢复,若是储备的脂肪不够,就必须拖着受伤的身体觅食。
熊也可以吃素,捕猎对它并没有那么重要,但这可不仅仅是捕捉不到猎物这么简单,它会成为别人的猎物。
在它身强体壮时,没有动物敢于招惹它,但若是它拖着受伤的身躯四处游荡,便可能变成老虎的一顿饱餐。
这个道理对老虎其实也一样,虽然熊几乎无法捕猎老虎,但是老虎没有熊那么厚的脂肪,不可能躺着几个月等伤势恢复,而且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