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禁军的战斗力已经足够了。
-
在剿匪之前,营地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一千户,而一千户是建城的最低标准,当时祝平炎忙着布置军务,也就没管建城的事。
之后又打了一场乱糟糟的仗,他想调整策略来提高士兵的士气,却导致营地忠诚大跌,又急忙去挽救,等忙好这一切,已经是十天后了。
第一批禁卫军新鲜出炉,新的居民也到达营地。
这时候祝平炎才忽然发现,营地有三百户无业人口,这些人由于没有工作,已经穷的快要吃土,忠诚度低得可怕,再不管就要叛逃了。
他赶紧安排这三百户就业,起码得保证每户都有收入,但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人口都已经饱和,总不能让这三百入伍吧。
祝乡一共就一千多户,养六百兵丁,这经济得崩盘。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一千户可以建城,赶紧着手建城的事,想用基建提高就业率。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建城之后不需要建设什么东西,系统赠送一道简易的城墙,由夯土堆砌,高约三米,墙头可供两人行走。
这道墙的范围可以随意设置,祝平炎如果高兴,绕地球一周也可以,不过那当然没有什么意义。
他最初想的是城方十里,为以后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但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十里方圆实在有点太大了,他所在的虽然是荒地,但毕竟距离向城只有二十里。
到时候仲达一脸懵逼的看着向城旁边又多了一个城,派人一调查,祝乡竟然有一千户,还建城了,这是什么鬼?
为了不太过惹眼,他选择先建造一个方五里的小城,城外一里设置岗哨,驱逐靠近的陌生人,如果是无法驱逐的贵族,则传讯主殿,让霜儿启动幻阵,掩盖祝乡实际情况。
由于霜儿不可能全天二十四小时启动幻阵,所以祝平炎将市场设置为只对内开放,不再有外来商队进入,这个偏僻的地方几乎也就没人来了。
营地的大部分收入都是工业产品,所以商业活动不能暂停,祝平炎只能自己组建三支商队,一支游走于附近村庄,出售工具和渔获,换取粮食布匹,一支带着大部分货物进入向城售卖。
最后则是一队商船,沿沂水而上,进入支流再汇入沐河,最后逆流而上到达莒父,在这里待上十天半个月,将货物售卖一空后,带着钱财和原料返回营地。
虽然是走水路,但路线曲折,而且大部分时候都在逆流,运输成本还是很高,不提高物价的情况下,去都城的利润很低,反而没有在向城赚得多。
三支商队虽然要占用一部分人口,但利润反而更高了,毕竟没有了中间商。
不过他现在也不缺人口,所以直接调了六十户去经商。
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建城之后可以在城外设置村庄,他终于能解决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
他当即将多余的两百多户转化成工人,在城外建设村庄,开垦荒地。
在人口集中的时候,由于交通限制,他无法开垦远处的土地,但是现在可以建设村庄,他就能通过村庄将领地无限向外辐射。
当然,说是无限,但实际上到三十里外就无法扩张了。
虽说古代地广人稀,他又选了块荒地,但好歹是向城附近,不至于向外三十里都不见人烟。
他开垦的土地已经和附近的村子接壤,再想扩张,就只能花钱买地了。
不过短时间耕地倒也足够,还不需要买地。
营地是背着向城以半圆向外扩散,虽然只是多扩张了十几里,实际面积却增长四五倍,更关键的是,越过营地周围十几里的贫瘠土地,外围都是富饶的平原。
所以实际耕地面积增长了十多倍。
莒国处于华北平原,大部分土地都适宜耕种,但他最初选择是偏僻之处,土地贫瘠而且难以开垦,可用耕地面积不到四成,向外开垦十余里才出三万亩良莠不齐的耕地。
就这十里地,还是因为他把妖怪打死才能开荒,营地刚建立时,十里外正是妖物横行的地方。
营地当初建立在一片原始森林边上,对于现代人来说,原始森林只有十里左右,而且还在城市边上,实在是很不可思议。
但其实原本向城周围都是原始森林,只不过被人类砍伐开垦成了耕地,只留下这么一小片不太适合农耕的。
营地发展之初,就是在这片森林里到处找地方开垦田地,现在营地的田已经开到三十里外,越过森林进入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