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方车兵还未溃退,敌方车兵无法加入追击,那损失就不会太大……大概吧,那群骑马的家伙为什么拿着长戟?
后世只知道骑兵淘汰车兵,却不知道最初的骑兵真的拉跨,车兵盛行自有其道理。
早期骑兵的战斗力很差,正面战斗能力不如车兵,射击也不如车兵,除了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全面落后于车兵。
所以最先发展骑兵的都是秦赵楚这样的边缘地区,但即便是战车受到地形的严重限制,骑兵也很难影响战争结果,车兵只是输给了步兵,还是比骑兵更强。
这是一场总体处于春秋时期的平原约战,莒国全军骑兵也不超过五百,而且都是侦察兵,所以吴指挥官没有将骑兵纳入战术考虑中。
然而就是有这么一队骑兵杀了出来,一路追着溃逃的吴军砍杀。
之前祝平炎是在侧翼攻击,很靠近战车交战的地方,所以两百骑兵一直在外围保护,防止吴军战车冷不丁冲过来给他个大逼兜。
现在吴军溃败,自然就把骑兵调过来了,论追击溃敌,没有兵种能比得上骑兵。
莒军大部已经撤回,本来莒军的那几十来个骑兵也该撤回,见这两百祝骑还在几千吴军中来回冲锋,也狐假虎威的跟着砍杀。
两百多人一直追杀了数里,吴军都没办法重整队形。
指挥官发现溃逃无法止住,且右翼莒军已经开始重新集结,意图协助中军,这才开始惊慌失措。
绝不能让公子光率领的中军因为他的失误而遭遇夹击!
他驾着战车来回呼喊,先稳住了自己的部族,再去击杀溃军以威慑其他大夫的士兵,总算短暂稳住了局面。
眼见吴军还未整队,骑兵已经掉头再次冲过来,为了给步卒争取时间,他亲自驾着传令车冲上去阻击骑兵。
骑兵指挥官是祝平炎,他深知传令车不一定没有战斗力,主要还是看指挥官本人的战斗力如何,所以下令骑兵绕行,不与战车冲突。
两百骑兵像是水流般一分为二,从传令车两旁绕过,指挥官执大戟左右观望,却够不到任何敌人,他又赶忙放下车戟去拿弓箭,但战车已经与骑兵错过,再也没有攻击机会了。
与骑兵相比,战车太过笨重了,更何况他这是传令车,除了御者,就只有他和鼓手。
当他好不容易转过来的时候,骑兵已经将刚刚聚集在一起的步兵撞的稀巴烂,砍杀百余人潇洒离去。
两百人冲数千人,简直没把吴军当人看,不过没有阵型的步兵面对具装骑兵的冲锋,本来也就是待宰羔羊。
指挥官返回本阵,见刚刚开始聚拢的吴军又溃散,不得不驾车来回奔跑,或威慑或激励,再次把人留住。
毕竟敌人只是两百多人,他的努力总算起到了作用,大约七成的吴军开始重新整队。
这时候祝骑也已经整队完毕,又冲过来了。
他赶忙驾着战车去迎敌,这次倒是心里有数,直接用弓箭射,不过战车颠簸,骑兵又是移动靶,射了四五箭,一个人没射着,这就有些尴尬。
不过有人陪他一起尴尬。
一道闪电从他身旁划过,击中了他打半天也没打到的骑兵。
祝平炎尴尬的收回手,在这个世界他主要走猥琐偷袭流,这还是他第一次远距离用闪电攻击敌人,结果不仅打歪了,还打中了自己人,好在距离很远,而且打中的是马,骑兵只是被电麻了,性命无忧。
祝平炎的异能威力强大,同级可以秒杀,哪怕是攻击强化系或者越级,也可以有效击伤,范围也非常大,铺设“电路”似乎是没有距离限制的,他的最强一击甚至可以打到数千米外。
这一切的代价就是控制力微弱。
最初他甚至不能自主控制,铺设的攻击路线完全取决于电流朝向,超过十米就可能打不中,佩戴龙卫的电磁瞄准手套才能发挥攻击距离优势。
之后他苦练落雷,也算是间接控制了攻击路线,但直到如今,铺设攻击路线都是在潜意识里完成的,他自己无法主观控制,最多可以像控制落雷一样,不再以掌心电流朝向为引导,而是以目标为引导。
但如果没有电磁手套发出的激光瞄准,他想打中百米之外的人还是非常困难。
只不过现实中他除了睡觉洗澡,从没摘下电磁手套,所以一直忽略了这个问题。
现在他发出一道闪电,不管打没打中,都向对方指挥官表明了自己天骄的身份,既然是天骄,那肯定是这群骑兵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