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灵台怂了一下,让史官松了一口气。
自家情况自家知道,以灵台战车的速度,祝军不可能有机会射出弩箭,哪怕有北沐的枪兵阻挡,灵台本人冲进弓兵方阵也没有问题。
灵台失去战车也还是灵台,只是杀伤速度慢了些,破阵能力差了些,莒军连一个证道巅峰都没有,根本无法阻止他在弓兵里乱杀,一旦这些最精锐的弓兵被击溃,莒军就完全没有牵制灵台的手段了。
只要吴军灵台选择冲向弓兵,至少有七成的概率能击溃莒军,剩下三成希望也都在祝军那,如果吴军灵台先去杀祝军那五百人,就几乎没有赢的希望了。
不过吴军灵台的选择也不能说错,此时他在外围游走,己方没有强大战力去牵制,弓兵几乎无法命中,只能不断忍受吴军两名证道的攻击,慢慢这么耗下去,弓兵越来越少,最终吴军灵台还是会选择强冲,那时候莒军的胜算可能连一成都没有。
但是战斗没有进行到那一步,中央战场上齐军溃败,莒军在没有灵台的情况下挡住一面就已经很吃力,不可能再多线作战,立刻下令撤退,鲁军的选择也一样。
正在联军全线撤退的时候,天空中的云雾散开,吴王飞回座驾,面色阴沉,齐侯正要大笑,忽见己方溃败,赶紧出手阻截吴军,吴军数十灵台一同出手,勉强化解了这次攻击。
吴王见己方军队已然获胜,阴沉的面色好转,出手阻挡了齐侯的第二次攻击,同时下令吴军撤回。
“再与你打一会也不是不行,就怕到时候你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地仙也需要仰仗军队维持统治,军队太少,对治下的控制力就会下降。
当然没人敢造地仙的反,但行政体系是需要暴力机关维持的,就好像现代国家如果失去所有警察和陆军,即便拥有绝对统治力的空军和毁灭一切的核弹,依然无法维持国内稳定。
而且失去军队和大部分天骄之后,地仙也不可能靠自己守住国家,敌国地仙拖住你,军队去扫荡其他城邑,你如果不想决一死战,就只能守住都城。
麻绳专挑细处断,要真到了这一步,也许根本没有决一死战的机会,没有军队保护的国土会成为被所有人觊觎的肥肉,很可能攻来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多国联军,那就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面对吴王的威胁,齐侯也并不退让:“就怕你撑不到那时候。”
双方都在说狠话,但其实都怂了,吴王让军队撤回,齐侯也没有再进攻,双方各自撤军,此战结束。
之后又是漫长的谈判。
双方谈判时,祝平炎的谈判也在同步进行。
很显然,在这一战中,哪怕有源大夫的全力协助,北沐的战果也远不如祝平炎,最后杀了个灵台,还被大鹅抢了人头。
这个灵台不仅是灵台中期,还是吴军数千人的指挥官,这份战功归属会直接影响赌约结果。
三人的谈判也就是围绕这个灵台。
源大夫和北沐坚持认为,不能按照谁杀的就给谁来计算战功,杀灵台的功劳明显要算给北沐。
祝平炎倒也不反对北沐拿首功,但他觉得自己一尿破灵台,大鹅一矛杀灵台,对最终结果都有巨大影响,怎么也得占三成。
北沐和源大夫偷偷计算了一下,发现算上这个灵台他们领先的也不多,不说三成,哪怕分出去一成,就很可能输掉赌约,于是死缠烂打,就是不松口。
一开始祝平炎还觉得自己理亏,毕竟大鹅只是抢人头,但松口到二成,对方依然不同意,他就不乐意了。
要不是祝骑引开血人拦住亲卫,有击杀灵台的任何可能吗?要不是大鹅最后关头击杀灵台,别说功劳,两人都得死那,一点功劳都不愿分就太过分了。
最后争得没结果,祝平炎直接抬出了莒子:“既然得不出结果,便让莒公去定功过吧。”
北沐和源大夫自然知道自己理亏,史官碍于情面没有说话,莒子可不会为了他们两个公然偏袒,两人连忙拉住祝平炎:“莒公现在正忙着与吴国谈判,不要为我们的私事耽误大事。”
击杀灵台是大功,莒子肯定要论功行赏,只不过他现在忙于和吴国的谈判,之后还要和齐鲁争夺利益,短时间内没空分配国内的功过。
祝平炎瞥了一眼史官,阴阳怪气的说:“要是有人能保持公正,我又何必去叨扰莒公。”
史官不悦道:“你们杀敌的情况我一笔一划记着,不曾有半分偏颇,只是当时的具体情况我确实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