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足够的把握,卑梁伯当然不会拿战争开玩笑。
主动进攻需要更强大的实力,而卑梁比一年前更加强大,卑梁伯认为自己有这个实力,即便没有祝平炎这一百骑兵,他也有信心能赢。
现在祝平炎主动提议帮他解决两千民兵,能办到自然好,就算办不到,对他的计划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他同意了。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战斗一开始,祝平炎就带着一百骑兵冲了出去,笔直冲向敌阵。
中原各国的方阵一般是二十五人,而楚国由于战车数量少,会采用一百人的大方阵,这种大方阵即便是战车都很难穿透,何况是骑兵,这么大的人数差异,一旦陷阵就绝无活命的可能。
有没有这一百骑兵的帮助,卑梁伯都有信心获胜,但带着一百骑兵冲锋的可是他的大金主,他急忙命令左翼冲锋援助,如果不是担心敌方的战车,他甚至想让自己的指挥车冲过去救下祝平炎。
祝平炎当然不可能这么傻,祝骑看似冲向敌阵,但其实这速度对祝骑来说只能算慢跑,这一轮只是佯攻,根本就没到全力冲锋的时候。
卑梁伯不会用战车冲锋,所以钟离的兵也没有准备长枪,面对冲来的骑兵,只能在射出几箭后举盾防御。
这些民兵射出的弓箭对人马具甲的祝骑根本毫无威胁,简陋的盾牌也形同虚设,祝骑在调转马头的同时刺出一枪,轻松击杀了第一排的步兵,同时折转返回,然后发动第二次冲锋。
战马轻松的在战场上小跑,祝骑简单的刺出马槊,在两轮冲锋击杀一百多人后,前排步兵的士气已经崩溃,面对再次冲来的骑兵只知道躲避。
步兵士气溃散阵型混乱,这就是骑兵最好的机会,随着祝平炎一声令下,第四轮冲锋的气势一变,速度提升至冲锋状态,一百骑兵直接撞进步兵方阵。
没有步兵敢挡在战马之前,所有人都在四处逃窜,阵型彻底混乱,被冲击的几个步兵方阵已经完全变成了散阵,骑兵轻松的击杀百余人并穿阵而出,而后再次冲锋。
就像是用重锤敲击一块长长的瓷砖,骑兵冲锋到哪,哪里的步兵就溃散,一次次的来回穿插,让两千人的步兵完全混乱。
一群几乎没有护甲手持青铜武器的民兵,在没有任何反骑意识的情况下,对战人马具甲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重骑兵。
哪怕人数相差二十倍,结果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此时中军的战斗才刚开始没多久,天骄的强大毋庸置疑,在钟离步兵完全无法对抗卑梁步兵的情况下,硬是靠着五辆战车稳定了局面。
这个时候进攻中军是最好的选择,只要引开战车,卑梁步兵很快就能击败钟离步兵,到时候没有步兵支持,五辆战车也只能逃走。
不过祝平炎那是专挑软柿子捏,毫不犹豫的绕过中军,冲击另一侧的民兵去了。
卑梁大夫并没有真的把两千人都交给祝平炎,也在侧翼布置了步兵以应对祝平炎失败的情况。
最初这些步兵准备协助祝平炎,发现祝平炎没有直接冲阵,又按兵不动,等祝军真的冲阵,敌军侧翼就直接溃败了。
这些士兵不用警戒,立刻投入到中军的战争中,那五辆战车显得手忙脚乱。
钟离的战车也发现了祝平炎的骑兵不正常,不过他们根本管不了。
他们若是脱离中军去追这些骑兵,搞不好中军已经被打败了,他们还没追上骑兵。
所以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骑兵将两翼的民兵全部消灭,之后这些骑兵虽然停下来没有插手中军的战争,但是钟离战败已成定局。
与其拼死决战,不如提早撤退,在五辆战车的掩护下,钟离军开始撤退,在卑梁军的一路追击下,撤退很快变成了逃亡,士兵们丢盔弃甲,战车也卸下旗帜。
没有战车,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还是有无法弥补的缺憾,步兵的追击效率太差,无法有效杀伤逃兵。
本来在这种时候该祝平炎的一百骑兵登场,可惜祝平炎刚刚有些太得意忘形,带着骑兵疯狂冲阵,冲得战马都没了体力。
祝平炎当初得了很多灵马,不过当他带着这些灵马回国,却发现灵马很快萎靡。
这时候他才从小白那得知,灵马和普通战马不同,只吃精饲料是不够的,需要在其饲料中掺杂少量灵草。
即便是大夫也不可能一直用灵草喂养灵马,平时就让灵马这么萎靡着,到了战时才会喂灵草。
这样一来,用灵马的骑兵就必须要好几天的战前准备,让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