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无波折,祝军顺利轰开了介城城墙。
在进攻向城的时候,双方在断墙处厮杀,守军天骄给祝军带来了极大伤亡。
这次守军根本来不及组成防线,一接近城墙缺口就被射杀,因为担任基层军官的觉醒天骄也挡不住火枪,不再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
当证道这类高级军官赶来时,守军已经崩溃,祝军冲入城内。
一队禁卫策马入城,为首的禁卫百夫长,正是祝军唯一一个少将,也是唯一一个忠诚度满格的人,是祝平炎的绝对亲信。
虽然其他几个禁卫百夫长的忠诚度也是100,但都没有满格提示,祝平炎猜测,是忠诚度不显示小数,99.5以上都是100。
目前来看,忠诚度90以上就已经完全足够,即便必死的冲锋也会听令,99.5和100更没有区别。
但不得不承认,别人都是九十多,那几个一百的就更值得信任,而在这几个一百的当中,唯一的一个提示忠诚度满格的,更得祝平炎喜欢。
这个时代平民没有名字,祝平炎就给他赐名祝卫,一路提高他的军衔,甚至在他没有任何官职的情况下,执意给了他全军唯一一个少将。
只是这货一直不肯当军官,偏要做一个小兵在前线砍杀,把祝平炎愁得要死,见他一次骂一次。
骂归骂,祝平炎还是叮嘱小白重点照顾祝卫,战场上毕竟有天骄存在,这货哪怕是天生战神,也不免出现意外。
如今祝卫已满四级,小兵之路走到顶了,被迫转了军官,很快做到了百夫长,却总还是冲在第一线。
此时祝卫带着一百人进城,简单分配一下九个小队的任务,就亲自带着剩下的小队也冲了出去。
刚跑出去没多远,就见头顶一道人影飞过。
那人根本没管他们这样的零星小兵,直冲向祝一军,挥手便降下极寒,冻结数十平米的不规则区域。
在冷兵器时代,锋线密度越高越好,甚至在使用早期火枪战斗的时候,也会用密集阵型弥补火枪精度的不足。
但随着火枪越来越完善,密集阵型也逐渐被淘汰。
祝军的情况也类似,士兵密度越高,对灵台的威慑力就越强,士兵密度越低,遭受范围攻击时的损失就越小。
早期枪械性能不足,为了形成足够威胁天骄的火力,必须采用密集阵型。
而火枪技术进步让祝军的阵型越来越松散。
随着火枪威力提升,以前千人齐射才能威胁灵台,现在五百人就能威胁灵台。
而随着火枪射程提升,以前一百米外就打不中灵台,所以想要威慑灵台,至少得在方圆百米内放一千人,平均十平米一个人。
现在射程两百米,也就是说方圆两百米内放五百人就能达到最低效果,平均八十平米一个人。
当然,这只是理论数值,靠士兵对付灵台变数太多了,实战中还是要配合己方灵台和火炮,士兵只要能有一定的威慑力就行。
此时祝军通过狭窄的城墙缺口,人员密度比平时要略高,介城灵台出手速度很快,又连击数次,总共也只打中了十多个祝军。
祝军当然也立刻还击,只不过这灵台机动性极强,数百人开枪,只有十几发子弹命中,根本敲不开冰壳。
小白走后,从齐国送来了一个治疗灵台,这人的潜力虽不如小白,毕竟也是灵台,祝军得到的加成比当初更高,死亡率也下降了很多。
只不过面对灵台的冰封,这二十多人还是没法保命,对于低死亡率的祝军来说,损失比听起来的更大。
这是战后的真实损失,祝军永远失去了这些人。
但对于介城灵台来说,他才不管什么实际损失表面损失,介城危如累卵,他要赢下战争,就必须给祝军造成更大减员,不管击伤还是击杀,数量才最重要。
而如他这般的杀伤效率,显然无法阻挡祝军的脚步,于是他换了攻击方式,直坠入人群,极寒自他向外扩散,笼罩了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
以他为中心十米内的区域完全冻结,再往外冰冻程度越来越轻,最边缘区域的祝军只是冻伤,躺在地上哀嚎。
介城灵台本是单体攻击,也是第一次在实战中用出这样的群攻手段,见效果不错,也是面色惊喜。
然后他继续带着极寒升空,坠落,冻结……在城内留下一群群冰雕。
祝军千夫长立刻下令,全军准备,不再攻击,只等他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