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章帝亲政后,素王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行黄袍加身之事,二话没说,大政奉还,不带丝毫留恋。”
短短的几句话,让无数人感受到内里的大有玄妙。
为什么黄袍加身?
为什么大政奉还?
但是,这些注定得不到玖儿的解答。
她用柔美的嗓音继续开口说道:“当然,他没有闲下来,而是趁着这段时间,与朱平安、朱由检、陈洛等人一块,参考周礼,制定了《汉礼律》。”
“从此以后,社会的各个阶层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背负一定的义务,无分贵贱。”
“尤其,越是位高权重的,限制的就厉害。相反,如果去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反而更加舒适。”
“当然,前提是你得是三又族人。倘若是扶桑人或者西夷人,那就祈祷永远也不要被寻觅到,打破平静的生活。”
玖儿不提这个还好,一提《汉礼律》就有许多皇帝甚为不满。
不管打着什么样的旗号,最终削弱的还是皇帝的权利。
简直太草了。
没有办法啊。
天子的位置,大部分人都想要。
可是,位置只有一个。
怎么办?
就只能明争暗斗。
譬如某奥斯曼,领袖上位有时要有弑杀血脉至亲的觉悟。
中东如此,诸夏自然也不例外。
辫子戏里流传最多的九龙夺嫡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不仅仅是天子,连太子都要当地不痛快。
譬如,汉武帝的长子。
就是一份诬陷证词,导致刘彻失去了妻子、儿子。
要不是有人阻拦,恐怕宣宗皇帝还没有发育完全就有得从新开始游戏。
邺城里头的官吏倒是非常关注里面。
如今,姬昭已经联合明王朱平安、信王朱由检、寿王陈暮等人完成《汉礼律》。
纵然还没有问世,但是预计也不会拖到德章帝上台。
俗话说的好:生活就像是航海,无奈之下只能欣赏下美景。
对他们这些小虾米而言,只能尽可能的顺着大势走。
至于说,忤逆大势,那完全不现实,只能被‘毒打一顿’,教些学费。
一旦潮水退出,必然会引起危机。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生,逆之则亡。
“德章帝驾崩后,德文帝上台。”
“由于昔年他被卫王李初阳斥责得很惨,连带着对武事不再感兴趣,只希望世界能够保持安静。”
“因此,原本回到素藩经营的姬昭又被唤到王庭,作为丞相。”
“原本一切都商量妥帖,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阿萨特雅的民众并不认为姬昭应当为刘氏卖命。”
“他们认为素王如天,不该伏低做小。除非,刘氏父子亦是信众之一。”
这就是狂信徒吗?
完全脑子坏掉了。
面对皇帝的命令,臣子有权利拒绝吗?
答案是:没有。
曾国藩望着天幕,唏嘘不已。
诸夏文明曾经如斯璀璨,领先世界N 多年,然而到了今天,依旧过得不大行。
尤其,近些年被坚船大炮砸开家门。
一时间,白命贵。
就算是混的不得志的普通人来到此地,也要依据贵宾模式款待。
喟叹当中,曾剃头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
没差。
他们的敌人假借西夷神灵之名妖言惑众,携暴民侵占领地。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不可以只观测其中的一面。
拜god 教的创立者是洪秀全。
然而,由于危机,杨秀清倒地,诈冒“天父”附身,逆转战局,反败为胜。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
偏偏有探子来报,东王杨秀清野心勃勃,想要借鸡生蛋,成功上市。
明明洪秀全一手操办的基业,他却要假借“天父”附体之名将大好河山篡为己有。
更严重的是,他不仅仅自己想要“万岁”,儿子也要“万岁万万岁”。
曾国藩了解始末后,不认为洪秀全能够继续忍耐下去。
谁起来干这一行是为了成就他人?
提头买卖,谁愿意干?
“天父杀天兄,终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