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之时会出现盐碱化,会使土地的肥力大大减少,最终会导致土地无法耕种,解决之法其中之一就是灌溉,另外便是休耕,因此粟没有被小麦取代,但所产生的粮食还是不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最终到宋朝时出现占城稻,一年生两季最终导致南方粮食远远多于北方,人口也多于北方,而运河便可以使南粮北调,所以运河是梁梦必须要实施的。
“小麦?水稻?可以增加粮食,这是真的吗?”。皇上激动的道。
“确实是有记载,哀家只能前去寻找。”梁梦道。
梁梦只能假借说在先人留下的竹简上看到的。
“母后放心前去便是。”皇上道。
“祝太后娘娘早日找到小麦,水稻,让我大金繁荣昌盛。”。礼亲王道。
“祝太后娘娘早日凯旋。”众王爷纷纷行礼。
“请起,哀家定不负所托。”梁梦道。
在远古时代,人类过于弱小,所以聪明的人类想到了团结起来抵抗野兽,众多的人打仗就需要有人指挥,因而便产生了指挥者和被指挥者。
农民种植土地产生粮食,产生的粮食需要养活,耕作的农民以及这些指挥者,因此,指挥者的数量就受制于农民产生的粮食的数量。
梁木所在的时代,周朝时,这个指挥者(统治阶级)采用的是世禄世卿,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去养活统治阶级。
随着粮食的多产,粮食也不足以让全部的百姓去学习知识此时也并没有造纸术的产生,因而造就了察举制。
隋朝由于战乱造纸术的产生,粮食的多产而产生了科举制,之后科举制一直流传下去。
而此时,梁梦现在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粮食并不能够让所有的百姓去学习知识,所以,如果要实行科举选拔,就需要粮食作为基础。
但是一直使用推选的方式选择官吏,那么就会造成世家的庞大会酿成家富可敌国的惨剧,最终走向和汉朝一样的结局。
汉朝便是采用推选的方式选择官吏,就会导致家族的庞大,有了官便可以圈地,圈了地便可以有粮食,有了粮食便可有人口、有军队最终推翻国家。
正如梁梦所在的国家一样,这也许就是在1978年恢复高考的原因,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够让所有的百姓去学习知识。
为什么要将落日皇朝的所有皇室宗亲全部斩草除根,便是因为国库没有粮食去供养这些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不能给落日余党任何可以复国的念想。
“本王有一问题想要问一下诸位。”肃亲王道。
“肃亲王请讲。”皇上道。
“我大金统一落日已经基本稳定,不知皇上对我宗室子弟有何打算?”肃亲王道。
在众人听到肃亲王所说之话后,大殿之内陷入了极其的沉闷之中。
梁梦在心里想到,天呐,肃亲王竟然当着皇上的面将这个问题提出来。
这可是削藩那。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思想便流传在百姓之中,皇上与皇室宗亲都为上天的子孙,因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忌惮自己的亲戚,因为只要有人以他们为天命之人,就可以起兵反叛,在思想理由中十分的充足,反正都是天命之子。
周朝分封诸侯,诸位诸侯对于土地人口粮食有自行管理的权力,只需要将粮食固定上供给周朝即可,这也导致在周朝薄弱的时候,诸侯便可以反抗。
汉朝分封诸侯,总结周朝的经验,想要用兵收回诸侯的权利,导致我诸侯叛乱,最终汉朝想到了推恩令,让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分给自己的儿子,孙子,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在历史的发展当中,最终形成的针对王爷的制度,便是封给王爷封地,但是王爷需要留在京城,拿国家的俸禄,而不掌握真正的税权和军权,换句话说,就是由国库去养王爷。
但是由国库去养,王爷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王爷可以有很多个孩子,因为古代讲究多子多福会造成国库巨大的负担,最终形成了每一代降低一个爵位的制度。
梁梦在心里想到。
皇上过于年幼,对于如此肃亲王所出的如此刁难的问题,怔愣住。
“其实这个问题哀家早已经想过,诸位王爷与皇上乃是一脉相承,要共同守卫大金的江山,而不是使大金的江山覆灭,哀家便想到,封诸位王爷爵位留在京中,受国库荣养,每一代减少一等俸禄。
当然,如果对我大金的江山做出巨大贡献的,子孙便可以世世代代受国库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