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艳玲看见大妈对自己没有太多的反感,十分高兴,心里想果然是爸爸妈妈想的周到,一只母鸡解决了贪婪的大妈的防范心理。
华艳玲笑着说:“大妈,我想到花园看看现在有哪些鲜花合适采摘?”
大妈犹豫了一下:“你去看吧!”
这像是皇帝下了一道圣旨一样,华艳玲笑着说:“谢谢大妈关照!”
华艳玲走到花园仔细观察。花园的东边便是村里的花圃。
里面有几个花匠,在侍弄花。
那里有一个用树木搭成的木头房子,有几位年长的人在里面谈天说地。
华艳玲看见那木头房子搭建的很漂亮,好奇地过去看看。
有一位胡子花白的老爷爷,坐在在木头房子下面木头凳子上面,旁边放着一根用树木做的拐杖。
这些凳子全部是用树根做成的,纯天然的板凳。
板凳脚是多条树根组成的,这是剪断了而已,板凳的面就是树根锯断以后的截面,上面还有一圈一圈的纹路,这就是树的年轮。
华艳玲觉得挺有趣。
老爷爷仔细的瞧华艳玲,对着旁边的一位老奶奶说:“这是谁家的姑娘伢啊?怎么以前没有见过这姑娘伢啊?”
老奶奶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眯起眼睛看:“不认识,没有见过这姑娘伢。”
华艳玲笑着说:“爷爷奶奶,你们在这里聊天啊!
我叫华艳玲,我爸爸叫华中田,我大伯叫华中地,我爷爷叫华守山,我爸爸和我妈妈结婚以后就搬到紫水河去住了…”
白胡子爷爷看着华艳玲,听她说了以后,连连点头:
“哦,你就是华守山的孙女,是小儿子华中田的姑娘。
难怪不认识的,你爸爸妈妈在大庙口结婚后就搬走了,你是在紫水河出生的。”
老奶奶:“娃儿,你坐下吧!这里有板凳。”她指着一个树根修剪成的板凳说。
华艳玲在树根板凳上面坐了下来。
老奶奶:“娃儿,你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玩呢?”
华艳玲没有说很详细自己来的目的,“我爸爸出生在这大庙口,我感到好奇,想回来看看。”
老爷爷:“你是这大庙口人的后代。”
华艳玲好奇地说:“为什么叫大庙口啊?”
老奶奶,“你还是问你高爷爷吧!”
高爷爷:“你的爷爷华守山比我小一二十岁。”
华艳玲:“高爷爷,你今年多大了啊?”
高爷爷:“我今年96岁了。”
“哎呀,你这么大的年纪了!我爷爷今年77岁。”
高爷爷笑着说:“你爷爷那个人很不错的,年轻的时候,长得也很帅,哈哈哈。”
老爷爷:“你爷爷还健在吧?”
华艳玲:“还健在啊!”
老奶奶:“只可惜你奶奶,她那个人也不错,就是要强,哎呀,她想不开,走了有十五六年了吧?
好死不如赖活…”
老老爷爷:
“我们这个地方大庙口是有来历的。
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舜皇古镇。”
华艳玲:“哎!对了!对了!叫舜皇古镇,我听过我爷爷说过舜皇古镇了的。”
高爷爷:“我们住在舜皇山脚下,少说也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了。
听我们的祖先说舜帝到我们南边来查看民情,打猎野兽的时候,
在舜皇山上住了三年多的时间。”
老奶奶:“住的时间还蛮长的,哈!”
高爷爷:
“舜皇到民间去,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况,问寒问暖,看人们怎样生活?有什么困难?对那些作恶多端的人进行惩罚,对那些乐于助人的人表彰。
给舜皇山一带的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
温暖了老百姓的的心灵。
舜皇的事迹老百姓铭刻在心,老百姓希望世世代代纪念这位伟大的仁慈的,了不起的舜皇菩萨。
于是,舜皇山地区的老百姓就自发的在山顶、山腰、山脚修建了舜庙,来祭奠舜帝的英灵,表达对舜帝感恩戴德的无比崇敬心情。”
华艳玲:
“啊原来是这样啊!”
高爷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再说,过了几千年以后,乾隆皇帝又到我们南边来巡查,又来到了舜皇山。
他看见这里祥云缭绕